進入第二季度后,被市場認為是利率標桿的余額寶收益率出現了快速下滑,到7月初,余額寶的收益率已經下行至4.2%,這與去年年底近7%的收益率相比,下滑幅度已高達30%。據業內人士預計,余額寶收益率將于7月中旬跌至4%,在8月5日左右跌破4%。
當很多投資者驚嘆余額寶收益率已“風光不再”時,其他互聯網貨幣基金產品的表現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前6個月,貨幣基金“寶寶”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下滑態勢明顯。
對于余額寶規模的增速降低,天弘基金解釋說,這預示著余額寶業務進入成熟期,客戶行為規律性很強,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客戶生態圈。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認為,余額寶已經基本上做到極致。“傳統金融機構擁有非常健全的支付結算系統和幾億賬戶,當他們認識到問題所在并憑借優勢出手時,余額寶以及其他寶寶們將失去強勁勢頭。”
筆者認為,去年余額寶的年化收益率在7%是非常態的現象,而今年逐步向貨幣基金4%左右的收益率靠攏才是回歸原來的面貌,更何況現在除了銀行的理財產品之外,還出現了P2P(比如合盤貸、理財范、投哪兒網)等理財平臺,都會給余額寶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那么余額們的收益率為何會突然下滑得這么厲害呢?
首先,去年的錢荒現象已經不再,銀行“不差錢”。與去年相比,今年6月份,銀行間市場沒有重現“錢荒”現象,甚至還出現了比以往季度末更加寬松的流動性。此前很多資金一直在等待季度末之前銀行競爭存款的時點,結果市場流動性在月底前異乎尋常地寬松,在資金面上已被“買方市場”占據。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出于對經濟基礎面的擔憂,開始主動減少對房地產和中小企業的融資力度,而此前大行其道的同業業務監管加碼,從而降低了貨幣市場對資金的需求。由此,在資金市場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寶寶們”無力推高市場價格,收益率下滑就不足為奇了。
更要命的是,銀監會在6月底前宣布放松對存貸比的要求,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可獲得多項貸款不計入存貸比的“豁免權”。有業內人士曾經表示,放寬存貸比管制,等于隱性降低準備金率,也是貨幣市場的錢荒問題今年不會再現的原因。
其二,支付寶巧妙利用其互聯網轉賬系統在瞬間完成了從散戶到大戶的角色轉換,這樣的技術進步,一方面降低了支付寶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支付寶可以利用手中大量資金在貨幣市場上擁有較高的議價空間,收益率自然高過散戶存款利息。
而目前央行實質性叫停貨基的協議存款特權。有多家貨基經理透露,在和銀行做協議存款時,需要簽訂“兩率”(約定定期存款利率和提前支取時給付利率)。這意味著貨基原本的特權被取消,若要提前支取協議存款時,要承擔相關損失,這無疑會加大余額寶們的運營成本,降低其收益率。
其三,今年3月銀行業協會開會研究銀行存款自律規范措施。當時,達成的共識之一就是由協會出臺文件,將“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貨幣基金放在銀行的同業存款作為一般性存款管理,并按規定繳納存款準備金,而且提前支付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或收取罰息。
而一旦“寶寶們”被要求繳納存款準備金,可能意味著貨幣市場基金為了實現更高的收益率,必須要對其資金進行更加積極的管理,比如說其需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債券場交易,這樣的一種策略變化,不僅意味著其面臨的風險增加,也將增加其運營成本,收益率受到影響也在所難免。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