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對健康管理的認識存在誤區。由于沒有主流輿論的正確引導,把體檢等同于健康管理,對造成疾病的各種風險因素干預和健康指導關注不夠。
三是人們日常體育鍛煉與健身保健缺乏健康管理專家的專業指導,技術資源匱乏。當前大多健康管理組織缺乏應有的專業技術人員,而大型國有醫療機構擁有大量優質資源,在長期的干部保健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它們的技術資源全部都用于解決看病難的問題,無人問津健康管理技術。
四是健康管理體制不健全。在健康管理產業成熟之前,國家、健康管理公司、醫院、消費者、保險公司等相關方利益關系不明確,各方缺乏動力。
健康管理不僅僅是一個產業,更是一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國家戰略。從當前國內的實踐看,健康管理產業魚龍混雜,有明顯的短期趨利性,不利于中國人健康狀況的持續改善。
[對策措施]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國民全面健康應要從觀念上由“治療為主”切實轉向“預防為主”,并在體制與政策上為健康管理工程的推進提供基礎支持和培育。
一是要重視健康文化傳播。加強全民健康管理教育,普及健康知識,修正健康理念,這是健康管理能夠順利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
二是改革醫療衛生體制。包括建立相應的機構和制度、改革醫療保健體制的補償模式、實現健康管理與保險對接等。
三是實施“全民健康工程”。盡快出臺和完善相關法律,如出臺《健康管理實施指導意見》,將以健康管理納入法律體系,明確政府、醫療機構、保險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等在健康管理中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為推進健康管理產業、實現全民健康工程提供抓手、支持和動力。同時,也應盡快制定完成中長期全面健康發展戰略,從而為健康管理產業化提供依據。
四是成立專門的行業組織。如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或者中國健康管理研究會,制定和推行健康管理技術規范化標準,嚴格行業準入,規范健康管理產業的發展。
五是建議國家將健康管理產業納入扶持產業范圍。按照戰略新興產業予以支持,并在財稅、金融、土地、環保、食品、衛生、質檢等方面出臺配套政策。
六是引導民眾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習慣,降低慢性病的風險。例如平時搭配合理健康的膳食、戒煙限酒,同時保持長期合理適量運動等。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