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聯合趕集網研究院撰寫的《就業主力軍就業趨勢研究報告》近日出爐:從對職業的忠誠度上看,47.6%的90后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預期的工作期限在一年以內,其中23.6%預(《鄭州晚報》8月26日)
上述調查結果可能會讓用人單位有點小擔憂。應該承認,從事某一職業的時間長短,和對職業的忠誠度并不呈必然的正比關系。不過,從事某一職業的時間長短和對職業的忠誠度存在一定關聯,即一個人從事某個職業很長時間,未必就對這個職業忠誠;但一個人如果從事某個職業沒多久,一定對這個職業沒興趣、不滿意更談不上忠誠。對某個職業或某份工作沒興趣、不滿意的具體表現,就是跳槽。
年輕大學生在工作一年內就跳槽,這一現象讓用人單位非常頭疼。更令人頭疼的是,很多人連短短的一年都堅持不了,在一年內跳好幾次槽。對那些進入新崗位工作沒幾天就跳槽并成為習慣的人,公眾送上了一個很形象的詞“閃辭族”。“閃辭族”辭職的理由不外乎這么幾個:錢少、無聊、沒前途等。一句話,他們認為現在的工作崗位和用人單位體現不了自己的價值。或者,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參與欲,但這些無法得到滿足和施展。這時,跳槽就會成為大學畢業生改變工作狀態的一個選擇。
跳槽不是罪,是權利。現實生活中確有人因為入錯行而失去大展身手的好機會,但更多的人是因為頻繁跳槽失去了很多機會,最終碌碌無為一輩子。偶爾跳槽是權利,但頻繁跳槽就是一種病,不妨稱之為“跳槽病”。那些希冀通過跳槽有所改變的人應該明白,行行出狀元,任何一個工作崗位和職業,都能培養出出類拔萃的人才。對勞動者而言,出類拔萃意味著艱辛付出,要肯流汗、能吃苦、耐得住寂寞。只有艱辛付出,才能看到希望,才能摘到桃子;只要艱辛付出,就可能會有豐厚回報。可以確定的是,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關鍵在于,你肯不肯付出,能不能踏實地做人做事。
眼高手低是許多“跳槽病”患者的特點。對這樣的人,《宋史·道學傳一·程灝傳》有形象描述:“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這種人一心想著干大事,不屑于做小事——即手頭工作,即使勉強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抱著應付態度去完成。一個人如果不熱愛自己本職工作的崗位,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看成可有可無的小事,怎么可能干得好?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大事。因而,大學畢業生不要在工作崗位待上沒幾天就匆忙下結論,認為此處不適合自己。
每一個職業都是勞動者實現人生價值的載體,只有熱愛當前職業并努力工作才可能實現人生價值——至于跳槽,偶爾為之尚可,染上“跳槽病”可能一輩子都一事無成。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
2016國家公務員時事:李克強 決不能光說不干、“耍嘴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