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項目征集和論證制度,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中共山東省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的意見》中指出,堅持立法先行,推進科學、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做到不抵觸、有特色、可操作、重實效,切實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近年來難以“落地”的法規往往事關民生,從“工作沖前頭、工資拿零頭、同工不同酬”到“回家看看雖入法,父母仍難盼兒歸”,在一定程度上卻變成了“僵尸條文”。一時間,引起社會關注。的確,像“高溫權益”、“禁煙令”、“禁放煙花爆竹”、“垃圾分類處理”等類似規定,沒有從“紙上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沒有真正融入到人們的實際生活中。
[權威論述]
要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并舉,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
——習近平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通過完備的法律推動憲法實施,保證憲法確立的制度和原則得到落實。
——習近平
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任何人、辦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權限,我們要用法治精神來建設現代經濟、現代社會、現代政府。
——李克強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