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這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需經過程。
2、謀劃和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就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
3、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新常態是一個客觀狀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需然會出現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內在需然性,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
4、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需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5、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是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
6、要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 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7、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8、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系,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
9、要創新手段,善于通過改革和法治推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發揮改革的推動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要守住底線,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中及時化解矛盾風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層層負責、人人擔當。
(本文源于《人民日報》 習近平——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聚焦發力貫徹五中全會精神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