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熱點背景*
201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明確將全面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包括支持商業保險機構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差異化養老保障,發展老年人意外傷害、長期護理養老保險,建立醫養結合等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加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支持商業養老保險機構參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等等。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和社保基金一樣,都是老百姓的‘養命錢’、‘活命錢’,必須確保這些資金安全可靠運營。
——李克強
商業養老保險關乎就業養老等民生大事,關乎中華民族的發展未來。
——李克強
要從根本上適應人口老齡化和就業形態新變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保障需求,必須進一步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而商業養老保險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克強
[現狀分析]
商業養老保險是商業保險機構提供的,以養老風險保障、養老資金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是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老齡人口占比不斷提升,老齡化問題凸顯,靈活就業、彈性就業等新型就業形式不斷出現,養老保障壓力日益加大。但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相對滯后,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覆蓋面很小,難以有效滿足人民群眾通過商業養老保險提升整體養老保障水平的客觀需求,難以充分發揮對社會保障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
從國際上來看,養老保障體系大多由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共同承擔建設,也就是業內常說的“三支柱”體系。“第一支柱”由政府發起并承擔責任,在我國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第二支柱一般由企業發起,企業和職工共同繳費,主要體現為企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自愿建立的養老計劃,以居民投保商業養老保險為主。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中,目前基本養老“全覆蓋、保基本”的目標已初步實現,但二、三支柱發展相對滯后,距離“多層次、可持續”還有一定的差距。
[存在不足]
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相對滯后,既有行業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環境因素。
從內部看,存在三個短板:一是技術短板。精算技術是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核心技術。商業養老保險存續期長達數十年,涵蓋投保人整個生命周期,保險公司經營既要考慮長壽風險,又要考慮匯率、利率、國債收益率等經濟因素影響,精算技術的優劣,對于合理設計產品,有效管控風險具有重大影響。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精算技術還有一定差距。
二是人才短板。商業養老保險專業性強,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從商業養老保險發展需求看,當前行業整體人才儲備不足,包括精算、投資、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都比較缺乏。
三是規制短板。在監管政策方面,針對長期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長期風險管控等法規制度仍有待健全和完善;在管理制度方面,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制度建設還有待加強。總體來看,商業養老保險創新不足,產品同質化現象還比較嚴重,無法有效滿足群眾對商業養老保險不同層次的需求。
從外部看,存在三個不足:
一是商業保險意識還不夠高。大多數老百姓把保險作為一種消費,認為未來養老安排還是很遙遠的事情,缺少主動投保并管理養老風險的意識。二是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夠大。從國際經驗看,稅收優惠是撬動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但目前我國相關政策尚未落地。三是購買力還不夠強。雖然我國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但我國低收入人口還占有一定比例。整體看,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能力還不夠強。
[基本原則]
基本原則。
堅持改革創新,提升保障水平。以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導向,堅持專注主業,深化商業養老保險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增加養老保障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養老保障需求。
堅持政策引導,強化市場機制。更好發揮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給予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必要政策支持,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市場主體及相關業務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堅持完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始終把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作為商業養老保險監管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堅持底線思維,完善制度體系,加強監管協同,強化制度執行,杜絕行政攤派、強買強賣,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誠信規范的市場環境。
[參考對策]
第一,商業保險機要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個性化、差異化養老保障,積極提供企業和職業年金計劃產品和服務。大力發展老年人意外傷害、長期護理、住房反向抵押等商業養老保險,逐步建立長期照護、康養結合、醫養結合等養老服務保障體系。探索發展針對無子女、“空巢”家庭等特殊群體的綜合養老保障計劃。
第二,要確保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安全可靠運營,實現保值和合理回報。鼓勵商業養老保險資金以投資新建、參股、托管等方式興辦養老機構,支持發展適應養老機構經營管理風險要求的責任保險。
第三,要加大政策扶持,落實好國家支持保險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相關財稅政策,加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支持商業養老保險機構有序參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為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和民生工程等建設提供綠色通道和優先支持。加大監管力度,督促保險機構提高服務質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切實防控風險。
|文章素材*
[精彩標題示例]
商業養老保險助力“老有所養”
[精彩開頭示例]
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和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國出現了比較典型的“未富先老”趨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2.3億人,占總人口的16.7%;65歲以上人口達1.5億人,占10.8%。據預測,2050年中國老年撫養比將由目前的2.8:1達到1.3:1,養老保障壓力繼續加大。
[精彩結尾示例]
截至去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3億,占總人口的16.7%,為了更好地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壓力,就必須要將商業養老險的補充作用充分體現出來,讓其與社保和企業年金一起形成合力,為“老有所依”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備注:以上材料來源于網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