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熱點背景*
調查研究是領導干部的基本功。但有一些干部卻熱衷于“彗星式”調研,為人民群眾所詬病。何謂“彗星式”調研?一位鄉鎮干部說得好:省里下來個分管副廳長調研,市里要安排副市長陪,副市長叫上副局長,副局長又拉上業務科長。到了縣里,再加上縣委書記、縣長、副書記、分管副縣長……一進村,人連成一串、車排成一隊,從頭到尾望過去,就像拖著一個長長尾巴的彗星。(7月17日新華社)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所謂“彗星式”調研,可說是典型的形式大于內容。這一現象,將一種原本正式的職務行為,變成了某種儀式化表演,不僅造成了業務荒廢,更在一定程度上帶壞了官場風氣。
“彗星式”調研的出現有接待陋習作怪,更是干部底氣不足、作風不嚴的表現。這些干部吃不透中央精神,不了解基層情況,面對基層問題既下不去手,也開不了口,就想拉熟悉情況的下級“壯膽”,沒想到下級也要“壯膽”,這樣一層層“壯”下來,“膽”有了,卻生出長長的“怪尾巴”。
領導作風不正。少數領導干部思想里官僚主義盛行,自認為是位高權重,到基層調研,那是體恤民情,自然要有浩浩蕩蕩的陪同隊伍,才顯得氣派,才顯得有地位。
“彗星式”調研是典型的形式主義。中央一再要求干部下基層要輕車簡從。彗星式”調研,從某種意義上說算不得是“調研”,而是一種沒有效率的、沒有意義的集體儀式。它并不能收集到真實信息、作出準確的判斷,反倒可能讓現實變得云遮霧繞,讓責任變得模糊不清,嚴重影響干群關系和黨的形象,必須堅決摒棄。否則,長此以往,恐助長迎來送往之風,更會把實情擋在“線”外,造成做決策、定政策和基層現實不符,與群眾利益無關。
[影響]
一則,各級干部陪同,聲勢浩大,卻離基層干部和群眾遠了,“縣官不如現管”,面對更高級別的“首長”,缺少敢于說真話的人。
二則,“彗星式”調研會增加基層干部負擔。試想,如果上級機關各口的領導下鄉入戶都要求各級干部來陪同,甚至“一把手”陪同,若非分身有術,勢必給其正常工作帶來困擾,而且這么做還可能讓一些問題在反映過程中被“截留”。
三則,從功效上看,“彗星式”調研恐怕很難得到真情實言。這樣的調研,除了給一些文字秀才提供了施展拳腳的舞臺,并無更多實際、實用意義。這也暴露出一些干部底氣不足、作風不嚴——吃不透中央精神,不了解基層情況,面對問題手無足措,只能靠一層層干部來“壯膽”,讓調查研究充滿“形式主義”。
[參考對策]
第一,“彗星式”調研是政治生態的“污流”。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也是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于各級領導干部而言,掌握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至關重要,只有多一些實事求是,不唯書、不唯上、不唯下,只唯實,少一些繁文縟節,減少基層陪同之累,才能更好地發現、解決新問題。
第二,從根源上斬斷“彗星”尾巴,領導干部必須練好調研的基本功,增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拿出務實管用的調研成果。同時,要把開展調查研究作為增強黨性、錘煉作風的過程,不折不扣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真正把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形成“接地氣、聽實話、有實效”的調研新風。
第三,導干部調研,必須要戒掉形式主義、準備不充分等作風問題,真正做到輕車簡從,事前充分準備,自己到最基層去了解自己最想了解的情況,破解自己心中的疑慮和難題,在調研過程中,不僅做于人民群眾有利的事,還要做于自我提升有價值的事。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