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背景鏈接】
2017年7月,京東宣布將對已合作5年的天天快遞進行停用,一同被“拉黑”的還有圓通等。蘇寧發聲指出京東與蘇寧是直接競爭關系,與蘇寧收購的天天快遞是間接競爭關系,此舉是對競爭對手的“系統性清場”;京東物流負責人則回應,其選擇快遞服務的標準是用戶滿意度,會通過淘汰機制去蕪存菁,并表示天天快遞如果提升服務質量還有機會再度與之合作。
互聯網商業時代,由利益之爭引發的口水仗已不是第一次。幾年前360與QQ的紛爭,充斥著行業大佬對異族搶灘的強烈危機感;不久前菜鳥和順豐一言不合就相互關閉數據接口,則源于雙方對物流大數據話語權的爭奪;而前幾天京東指責天貓利用市場壟斷地位,以各種方式要求商家簽署“獨家”合作協議,從唯品會和京東平臺退出,更是互聯網商業時代各大企業激烈爭奪市場份額的生動寫照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一方面指定物流,一方面進行不公平競爭,這種霸權對市場帶來的傷害值得警惕。在市場經濟下,商家和用戶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強迫商家只能用某家物流,涉嫌在自己的平臺上制造橫向壟斷,不僅是對消費者權利的侵犯,也無視商家和快遞的合作協議,違背了契約精神。
商場如戰場,有充分競爭的市場才是健康的市場,而競爭本身是殘酷的。眼下互聯網時代復雜多元的市場關系,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了更多掣肘因素,不僅用戶可以用腳投票,投資方、合作方等上下游企業的態度和選擇,同樣能夠影響甚至決定市場主體的命運。某種意義上說,一些企業頻頻開撕,是相互之間利益博弈的過程,也是市場行為與行業規則不斷磨合的過程。
中國這十多年來的電商發展進程中,平臺、商家、快遞公司共生共榮,才形成了今天的生態。對于物流行業來說,也是由于充分的市場競爭才造就了這些如今體量巨大的物流公司。當前,物流行業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需要企業減少內耗,把目光放長遠,把未來的蛋糕做大,而非只顧埋頭爭食有限的市場,甚至吃相難看不堪。為了未來的全行業發展,平臺企業應該盡可能放棄門戶之爭,尋求服務最大公約數。讓權力的歸權力,市場的歸市場,慎用霸權。
[參考對策]
對市場主體而言,要想在市場的“槍林彈雨”中長期站穩腳跟,絕非通過找各種理由來捆綁、搶占市場就能實現,更不能憑借壟斷地位“店大欺客”,或者倚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投機主義,歸根到底還得用實力說話,用形象和信譽為自身代言。這不僅需要企業在調整生產結構、改善經營方式、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服務水平上多下“笨功夫”,而且需要對誠信、公平等市場原則的恪守,對競爭對手的尊重,還有對用戶需求與反饋的重視。
對整體行業而言,頻繁的利益博弈是市場充分競爭的信號,企業間的相互干預和糾偏,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市場“調控”手段。但必須注意的是,行業發展理當順應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不能縱容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掐架”某種程度上是在倒逼相關行業完善規則、升級服務,同時提醒職能部門適時伸出那只“有形的手”來規范市場行為、維持行業秩序、凈化競爭生態。在這方面,無論是醞釀中的電子商務法,還是正在征求意見的快遞暫行條例等,都值得期待。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