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背景鏈接*
安徽合肥一年輕媽媽孔令群,她的戶籍欄上性別信息為“男性”。自2010年起,她前去派出所更改戶籍信息,多次被要求提供“性別鑒定證明”,證明自己是“女性”。合肥市公安局新站分局回應稱,基層戶籍民警對性別變更政策理解不透,對工作缺乏積極、主動意識。當地派出所核實相關情況后,于8月7日已更正相關信息。目前,孔令群的戶籍問題已解決,身份證也在辦理中(8月21日中國新聞網)。
|綜合分析*
一紙“性別鑒定證明”折騰了7年,這主要歸因于公共行政服務理念的缺失。
現代政府是服務型政府,其基本要求就是政府須有“以相對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而不是以政府自身為中心。長期以來,一些政府部門習慣將自身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熱衷高高在上地發號施令,甚至為了權力運行的方便而隨意給相對人強加義務,以致各類令人哭笑不得的“奇葩證明”層出不窮,這不但悖離了現代公共行政服務理念的基本要求,而且有損政府的公信力。
要避免類似奇葩證明事件的發生,政府必須樹立“服務行政”理念。這既是政府作為公共行政服務機構的基本職能定位,又是現代行政法的重要價值體現。
根據現代行政法的要求,政府作為服務型的公共機構,為相對人提供人性化服務是其法定職責和法定義務。而為了權力運行的方便,人為地給相對人強行強加義務,顯然有悖現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在大力根治“奇葩證明”的大背景下,這種現象仍然存在凸顯了“服務行政”理念還未在全部政府部門落地生根的尷尬。有鑒于此,相關政府部門不能對各類“奇葩證明”僅停留在清理的層面,還應堅持問題導向,以現代行政法的角度,來審視自身的行政服務行為是否符合“行政服務”理念,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各類強加給相對人的“奇葩證明”。
|參考對策*
樹立“服務行政”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正視權力與權利的關系。
一方面,要讓公民權利回歸本位,嚴禁政府部門隨意給公民強加義務,讓其嚴格在法律的授權范圍內為公民提供公共行政服務。
另一方面,還應暢通權利救濟渠道,對那些隨意給相對人隨意強加義務的當事者依法追責,從而倒逼政府將自身的權力規范在依法提供公共行政服務的軌道上。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