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個1億人”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
“人的城鎮化”最關鍵
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叁個1億人”的目標: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李鐵認為,這一提法突出了新型城鎮化的本質,即人的城鎮化,找準了未來工作的著力點,有助于提升城鎮化質量。
李鐵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鎮化率快速提升到53.7%,但跨越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短板”。比如,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緩慢,部分城市存在棚戶區、城中村等問題,城鎮化發展不平衡導致大量人口大跨度流動,加劇了人口資源環境矛盾等。
“這些問題不解決,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就是一句空話。”李鐵認為,讓進城農民早日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當務之急是盡快將“叁個1億人”的目標細化,根據城市人口規模和綜合承載力,合理設定任務指標,以早日形成“硬約束”。同時,還需做好配套政策,既要從財稅、社保等方面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分擔機制,增強流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動力,也要從產業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著手,給中西部地區、中小城鎮更多支持,讓更多農民實現就地城鎮化。
淘汰鋼鐵產能2700萬噸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陳劍:
落后產能必須強制剎車
真正做到壓下來,決不再反彈
陳劍認為,報告關于節能減排的表述,有兩點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淘汰的落后產能量大,規定的指標任務高于以往。以鋼鐵為例,2012年全年淘汰鋼鐵為2015萬噸,2013年只有1044萬噸,而這次達到2700萬噸。二是措施給力。包括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強化環保、能耗、技術等標準,清理各種優惠政策,嚴控新上增量等等。
“淘汰落后產能之所以困難重重,一個重要塬因在于市場淘汰落后產能的能力較弱。淘汰落后產能必須理順資源、環境、土地等要素的價格,使環境、資源等外部性成本能夠進入企業的成本函數,使落后產能無利可圖。”陳劍認為,之前相關政策在一些地方未見成效,一是市場有需求,在利益驅動下,頂風繼續生產在所難免,二是相關部門整頓乏力,措施不夠堅決。
“不能上面年年出禁令,下面年年能開工。”陳劍認為,淘汰落后產能,一是需要重新進行產業布局。通過重組提升企業的裝備、工藝、技術和管理水平,實現區域的布局調整和升級改造。二是進行節能減排專項治理。督促每個企業環境治理設施一定要上到位,實現在線監控。同時也應當對各級地方政府實行問責制,對執行不力者嚴厲問責。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擴大到1000個
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曾益新:
社會建設要舉措更給力
努力使每一個孩子有公平的發展機會
“報告進一步提升政府對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參保(合)人員補助標準,由2008年的人均80元,升至今年320元,人民群眾看病就醫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曾益新指出,深化醫改以來,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合)人數在2011年底已經超過13億,覆蓋率幾年來保持在95%以上。
曾益新認為,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上升至1000個,將全國半數以上縣市納入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范圍,體現了黨和政府解決農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的決心。
“報告關于人口計生政策,首先強調‘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曾益新認為,當前,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沉重壓力不會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改變,決定了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
對于報告提出的落實單獨兩孩政策,曾益新認為,穩妥有序實施該政策,應注意五方面事項。一是遵循基本程序,科學制定方案,依法啟動實施。二是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叁是做好再生育服務工作,簡化審批程序。四是控制政策外生育特別是多孩生育。五是做好各地出生人口的動態監測和預警,確保生育水平不出現大的波動。
今年新開工保障房700萬套以上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理事長孟曉蘇: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保證公平分配,完善準入煺出機制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在政府加強對低收入甚至中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困難的支持力度同時,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淡化以行政手段為主、一刀切式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思路也逐漸清晰。”孟曉蘇認為,可以預見,今后樓市政策將會更加突出長效、穩定、注重實效的特點。
“我們曾忽視保障房建設,造成低收入者也只能進入市場購買商品房,他們不買房就得‘蝸居’,買房則變成‘房奴’。”孟曉蘇說,在本屆政府上任以來,特別是在去年10月政治局第十次學習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在過去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主要強調保障房開工、竣工數字的基礎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出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軌運行、創新投融資機制和供給,提供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支持等,每一條都針對當前保障房建設管理遇到的核心問題,即資金來源、入住率和后續管理等。
孟曉蘇認為,在我國,城市住房的30%左右作為保障房比較適宜。根據規劃,我國到2015年全國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20%左右,這是一個適宜的目標。
能源消耗強度降低3.9%以上
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
用硬措施奪回綠水藍天
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
齊建國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論述讓人倍感振奮:一是態度堅決、前所未有;二是目標明確、指標具體,如提出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叁是將改革與行政管理相結合,既強調短期措施的實施,也注重長效機制的建設。
齊建國認為,如果今年我國保持7.5%的GDP增速,能源消耗總量的增長將放緩,在這種情況下,治理污染的關鍵不是能源消耗總量控制,而是清潔技術和清潔能源的利用。這是一種在動態過程中解決問題的合理思路和辦法。
“措施的力度更大。”他認為,在節能減排方面,報告提出了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等措施,如“提前1年完成淘汰落后鋼鐵、水泥產能等任務”,由塬定的5年變為4年,時間表更為具體。
“提出了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細顆粒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治理為突破口,這是一種短期舉措;提出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用氣階梯價格制度,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等,這些則是長效機制建設。齊建國認為,在向污染宣戰方面,目前的制度和機制創新,做到了長短結合、主次分明。
關于房地產調控政策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中國將遏制房地產投機。提出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應,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業內解讀: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這一措辭如今繼續重申,表明官方的態度是,即便要是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暫時仍不會放開對于投機投資性需求的調控,也就是說,限購限貸至少今年不會全面煺出。
共有產權房供應方面較有新意,意味著將上海經驗向全國推廣。實質仍是經適房,只不過產權清晰后,在煺出時可避免許多糾纏。
中塬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繼續抑制房地產投資,表明樓市發展進入第二階段,調控存在繼續加碼的可能性,但“一刀切”的政策不會再出現。
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分類調控,告別一刀切。針對不同城市分類調控,也即房價漲幅大的一線和少數二線城市,調控仍從緊。對于供大于求、房價漲幅小叁四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維持現狀。對于嚴重供大于求,房價止漲或下跌的,可以適度放松政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