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常識判斷 |
第 4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8 頁:數量關系 |
第 9 頁:判斷推理 |
第 13 頁:資料分析 |
第 1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81.【答案】A。解析:從整體上看,圖形具有很好的對稱性,從圖形的對稱性入手。第一列圖形都有水平對稱軸;第二列圖形都有豎直對稱軸;第三列圖形既有水平對稱軸又有豎直對稱軸,選項中只有A項符合。
82.【答案】C。解析:圖形中的構成元素相同,只是陰影方塊所處的位置不同,而題干第三、第四個圖中少一個陰影方塊是由于陰影疊放到一起形成的,考慮陰影方塊的移動。觀察題干每個圖形中,右上-左下對角線的三塊陰影位置不變。考慮其他陰影的位置變化,每次順時針移動一格得到后面的圖形。
83.【答案】C。解析:由左邊圖形可以確定,箭頭指向帶線段的一面,而非陰影面,排除A、D;B項中的箭頭應該指向左邊;C可由左邊圖形折成。
84.【答案】D。解析:題干圖形均由一個大圓及一些小圓構成,第一組第一個圖形中有2個小圓,位于大圓內部;第二個圖形中有3個小圓,位于大圓外部;第三個圖形中有1個小圓,位于大圓外部,由此得出第三個圖形中的小圓數目是前兩個圖形中內外相抵消后的數目。故本題規律為每組圖中第二個圖形中大圓外的小圓個數減去第一個圖形中大圓內小圓的個數,等于第三個圖形中小圓的個數。
85.【答案】A。解析:觀察到兩組圖形均有陰影,首先考慮面積關系,第一組的陰影面積均相等而第二組的面積不等,排除面積規律。由于第二組第二個圖形有陰影不在方格的最外一層,不可能是簡單的元素間位置移動,因此考慮是否為疊加規律,進而得解。每一組前兩個圖形陰影部分去同存異得到第三個圖形。
86.【答案】D。解析:給出的五個圖形均含有兩個黑點,分析發現這些黑點不構成規律,所以尋找規律時可將圖形中的這些黑點去掉。此時,很容易發現圖形的封閉區域數各不相同,可構成連續自然數。按⑤①③②④排列后,圖形的封閉區域數依次為0、1、2、3、4。
87.【答案】A。解析:從給出的五個圖形很容易想到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個數。圖形中三角形的個數依次為3、7、9、1、5,故排列順序為④①⑤②③時,三角形個數為1、3、5、7、9,構成等差數列,選擇A項。
88.【答案】A。解析:給出的五個圖形均比較復雜,這類圖形推理題一般考查圖形部分數。圖形部分數依次為3、5、6、2、4,故排列順序為④①⑤②③時,圖形部分數為2、3、4、5、6,構成等差數列,選擇A項。
89.【答案】A。解析:給出的六個圖形相對簡單,均可看成由兩個小圖形組成。根據選項,可確定圖形①②的位置不變,圖形①②有相同的部分。觀察其他圖形,發現圖形⑤⑥也有1個相同的部分,將圖形③和圖形④互換后,這一列圖形中相鄰的兩個圖形中均含有相同的部分,由此選擇A。
90.【答案】D。解析:給出的圖形均為三角形、五角星、圓、正方形、五邊形的這五種圖形的組合。看前兩行圖形,可發現每行整體均含有這五種小圖形,且小圖形的個數均為9。將選項D替換圖形⑨后,第三行圖形也滿足此規律。
91.【答案】D。解析:體驗的定義要點是:①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②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③體驗是經濟物品,是產品。A項不符合②,只是一種營銷手段;B項不是以服務為舞臺,不符合①;C項實地考察不是產品,不符合③;D項迪士尼主題公園把娛樂體驗作為產品出售,能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符合定義。
92.【答案】B。解析:同功器官的定義要點是:①不同生物;②功能上相同;③來源與基本結構均不同。A項是同一生物,不符合①;C項兩者功能不同,來源相同,不符合②和③;D項從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不符合③;只有B項符合定義。
93.【答案】D。解析:企業健康管理的定義要點是:①結合健康醫療服務和信息技術;②關注和維護企業員工的健康狀態。A、C兩項都沒有結合健康醫療服務和信息技術,不符合①;B項是“擬錄取的新員工”,而不是“企業員工”,不符合②;只有D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D。
94.【答案】D。解析:樓宇經濟的定義要點是:①以商務商貿商用樓宇為載體;②通過開發、出租樓宇,招商引資,引進各類企業。A、B兩項不是商用樓宇,不符合①;C項沒有引進各類企業,不符合②;D項通過向會員企業租售,形成“新商圈”,符合定義。故答案選D。
95.【答案】A。解析:“三同時”制度定義的關鍵信息是: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B項違反了“同時設計”,C、D兩項都違反了“同時投產”。只有A項符合“三同時”制度,事故并不是由于違反“三同時”制度造成的,故答案選A。
96.【答案】B。解析:根據定義,行政越權包括四種情況。A項屬于(2)層級越權,某區的征地建設不應該由省長辦公室來批準;C項價格主管部門不能制定豬肉市場價格,只能對價格進行監管,屬于(1)無權限;D項要求每人購買50斤蔬菜,明顯屬于(1)無權限。B項公安機關有刑事偵查權,因此選B。
97.【答案】D。解析: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定義的關鍵信息是:對尚未處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A項被打斷的工作、B項沒有做出來的題目、C項沒有完成的比賽都是尚未處理完的事情,對這些事情記憶深刻都符合定義。D項張先生所說的事跡是已處理完成的事情,故不符合定義。
98.【答案】C。解析:社會規范的目的是“為了社會共同生活的需要”,A、B、D三項都不符合這一目的,C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由人們共同制定并明確施行的社會規范。
99.【答案】B。解析:前攝抑制的定義要點是:之前學習過的資料對后來資料的記憶產生干擾。A項是后來學習的資料對先前的資料記憶產生干擾,屬于倒攝抑制;C、D兩項不存在干擾問題;只有B項舊的電話號碼對新的電話號碼的記憶產生了干擾,符合定義。
100.【答案】D。解析:灰色信息的定義要點是:①沒有公開的、潛在的,②合法的、特定的渠道。A、B兩項的信息都不可能從合法的渠道獲取,不符合②;C項不屬于潛在信息,不符合①。D項的潛在信息可以通過市場調研或與超市合作獲取,符合定義。故答案為D。
101.【答案】B。解析:梅花象征著堅強,大海象征著理想,牡丹象征著富貴,狗象征著忠誠。但縱向對比來看,梅花和牡丹都是植物。故答案選B。
102.【答案】A。解析:上校是軍官,教授也是教師,上校和教授都是一種職業級別稱謂,所以選A。前項包含后項,首先排除C、D。獄警是某一類工作性質的警察,故B不符合。
103.【答案】B。解析:新聞是通過采訪獲得的,電影是通過剪輯獲得的。且新聞和電影都屬于媒體。
104.【答案】C。解析:判斷水杯是否透明要看光線是否能通過;判斷身體是否健康要看是否患疾病。A項不能根據學生的成績判斷他是否勤奮,二者無必然聯系。故答案選C。
105.【答案】D。解析:二胡和提琴都屬于弦樂,且組成相近;鉛筆和鋼筆都屬于筆,且組成相近。A項水杉和兔子的組成,差異較大,B、C兩項Mp3、Mp4與電器,自行車、汽車與機器之間均存在多層分級。故答案選D。
106.【答案】D。解析:游子思念家鄉,老人回憶往事。且思念和回憶都帶有人的情感。
107.【答案】B。解析:用網絡傳遞信息,用卡車運輸貨物,且傳遞和運輸都是涉及雙方活動的詞。
108.【答案】B。解析:缺少勇氣就會產生恐懼,缺少力量就會變得虛弱。A項恐懼的反義詞是無畏,不是希望。
109.【答案】A。解析:海洋中有島嶼,陸地上有湖泊。D項泰山是個體概念,其與陸地的關系和海洋與島嶼的關系不符。故答案選A。
110.【答案】C。解析:電視可能損壞,水果可能變質。故答案選C。
111.【答案】B。解析:結論型題目。題干舉了三個例子說明了互聯網的存在使網絡戰成為可能,B項正確。由題干只可知網絡會對一些行業造成影響,但不足以推出網絡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賴以正常運轉的“神經系統”,A項錯誤;C項不是題干舉例所要得出的結論;D項是無關項,題干并未涉及殺毒軟件問題。
112.【答案】D。解析:分析推理類題目,題干中有三個條件與醫生的孩子和病人有關,可以此作為突破口。根據題干可知,醫生的孩子要么是張先生的女兒,要么是張先生的外孫。
假設醫生的孩子是張先生的女兒,由(2)可知,病人親生父母親中年齡較大的那一位也是女性,又由(4)可知,那人不是張先生的女兒,所以只能是張先生的夫人,則病人是張先生的女兒,和(3)矛盾。所以醫生的孩子是張先生的外孫,病人是張先生的女兒;則醫生是張先生的女婿。
113.【答案】D。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結論是:異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智商水平;論據是:有資料顯示,異地通婚的夫妻所生子女的智商較高。
D項說明異地通婚的夫妻所生子女的智商較高是“另有他因”,而不是異地通婚的結果,從而削弱了題干結論。A項削弱了論據的代表性,但力度不如D項;B、C兩項都只是一些特例,削弱力度不大。故答案選D。
114.【答案】C。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通過對大學生畢業后就業意向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畢業后普遍不愿意當教師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
A項指出教師收入偏低,與是否愿意當教師的論述無關;B項說明被調查者的范圍廣,但被調查人數少,對題干結論削弱程度較小;C項則說明被調查者不具有代表性,師范院校的學生把老師作為首選的職業是普遍現象,無法說明老師是大多數大學生畢業后就業意向,從而削弱了結論;D項雜志影響力有限,不代表調查出的結論有誤。答案選C。
115.【答案】D。解析:評價型題目。陳先生的觀點是:開偷來的汽車傷人的犯罪性質比非法侵入別人電腦的嚴重;而林女士不同意這一觀點,她認為非法侵入別人電腦的犯罪性質和開偷來的汽車傷人一樣嚴重,理由是非法侵入電腦同樣可能造成人身傷害。題干中兩人主要是針對犯罪性質的嚴重程度進行爭論,因此D項最準確地概括了兩人爭論的焦點。
116.【答案】B。解析:前提型題目。題干觀點是通過古代建筑上木材的生長年輪可以測定建筑物被建造的年代。B項是必須假設的,否則,根據生長年輪測定出來的被砍伐時的年代不一定是該木材被用于建筑的年代,即不一定是建筑物被建造的年代,則題干觀點不能成立。A、C兩項如果為假,都不會影響題干的觀點;即使在同一建筑物中使用不同類型的木材,也可根據這些木材來進行測定,D項也不是題干觀點成立必須假設的。故答案選B。
117.【答案】A。解析:分析推理類題目。注意到只有甲對乙說的話只涉及一人身份,可由此作為突破口。無論甲對乙說的話是真是假,都可推出甲是女排隊員。
進而可推出戊對甲說的話為假,戊是女足隊員;則丁對戊說的話為假,丁是女排隊員;丙對丁說的話為假,丙是女足隊員;乙對丙說的話為假,乙是女排隊員。故女排隊員是甲、乙、丁,甲對乙說的話為真。
118.【答案】B。解析:結論型題目,考查復言命題推理。題干中“只有當敏銳的觀察力同善意和熱愛相結合,才能探到人的最深處”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即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就不能探到人的最深處,B項正確。而題干中并沒有說是否有人能達到崇高目標,也沒有說人性究竟是善是惡,故A、C兩項是無關項;題干只說非善意的觀察者只能見到表面的東西,顯然也不能推出D項。
119.【答案】D。解析:考查復言命題推理。“除非一個企業有政策負擔,否則得不到政府的保護與補貼”是一個必要條件的假言命題,“企業有政策性負擔”是“企業能得到政府的保護與補貼”的必要條件,所以“企業能得到政府的保護與補貼”是“企業有政策性負擔”的充分條件,即D項正確而A項錯誤;由“如果一個企業在開放的競爭市場中沒辦法獲得正常的利潤,那么它就沒有自生能力”可知B項錯誤;國有企業即使沒有自生能力也可能贏利,因此C項錯誤。
120.【答案】C。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中紐太的銷售人員聲稱紐太會有助于傷口愈合,論據是紐太的粘附能力是現在使用的棉紗帶的2倍。
根據外科傷口最多需要包扎10天,如果現在的棉紗帶的粘附能力已經超過10天所需要的值,則“紐太的粘附能力是現在使用的棉紗帶的2倍”是毫無意義的,因此,C項對紐太的銷售人員的聲明提出了最嚴重的質疑。題干是兩種材料粘附能力的比較,故A、B兩項與題干論證無關;D項只是針對已涂上某種特別的化學藥劑的皮膚,在大多數情況下,紐太的粘附能力仍然更強,削弱程度不如C項。故答案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