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數量關系 |
第 2 頁:判斷推理 |
第 6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8 頁:資料分析 |
第 10 頁:參考答案與解析 |
第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共15題,參考時限15分鐘)
本部分包括片段閱讀、文章閱讀兩類。
一、片段閱讀。每道題包含一段文字,要求你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一項.你的選擇必須與題干要求相符合。
請開始答題(66~75題):
66.居民點用地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地,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和級差收益。一般來說,工業用地的價值為農業用地的100倍,商業用地的價值又為工業用地的100倍。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為12900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0.134%,據估計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提供產值70萬元。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 )
A.我國城市建成區占國土面積不足千分之一
B.商業用地的價值約為農業用地的一萬倍
C.城市居民點用地價值超過工業用地
D.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的價值為70萬元
67.“泰山不如平地大”,程明道此言,真足千古。在平地者誰知平地大?唯曾登泰山者,乃益知平地大。故必讀西哲印哲書,而后益知中國先哲之不可及,知其中庸中之高明也。
對文中語意理解正確的是( )
A.將西哲印哲比作成泰山 B.中國先哲之書其言皆平庸
C.中國先哲不及西哲印哲 D.中國先哲的中庸思想博大精深
68.清初,戲劇家李漁病重。他不同意找開處方個個能醫好病的先生看病,而專找開處方治死過人的先生來看病。這使妻母不解。事后,李漁說:“個個能醫好病的先生,肯定見危重病人就推,不會有救治危重病人的本事;而治死過人的先生,不拒重死癥,雖然死過人,可也有了經驗。”
這個故事所說明的道理不包括( )
A.死和活是對立的統一。醫生要在危重之中救活人,就會面臨死和活這兩種可能
B.只有敢于并善于在“死”里救活人的醫生才是好醫生,盡管他也有救不活的時候
C.對人不能求全責備,不允許別人失敗
D.個個能醫好病的先生恰恰是庸醫
69.只要生存本能猶在,人在任何處境中都能為自己編織希望,哪怕是極可憐的希望。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終身苦役犯,服刑初期被用鐵鏈拴在墻上,可他們照樣有他們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別的苦役犯一樣,被允許離開這堵墻,戴著腳鐐走動。如果沒有任何希望,沒有一個人能夠活下去。
從文段中可悟出的哲理是( )
A.生存是第一要義
B.理想是生存的精神支柱
C.置于死地而后生
D.生存的目的在于發展
70.某些病毒毫無疑問能引起癌癥。可是,有一些兒童期的癌癥卻可能是由于在生命早期接觸感染過少而引起的。
作者想要表述的觀點是( )
A.兒童期接觸病毒可能引發癌癥
B.生命早期接觸病毒會引發成年時癌癥
C.兒童期適當接觸病毒可能增強免疫力
D.某些病毒引起癌癥
71.中小學學童欺凌問題由來已久,但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得到系統研究。受害者感到沮喪、焦慮、對學校產生畏懼情緒、逃課、成績下降,變得孤僻,長期發展下去會影響其社會適應能力,嚴重者甚至會自殺。在某些國家,中小學生因遭到同學欺凌而自殺的案例屢見不鮮。一些受害者也會轉而去欺負更弱小的同學,甚至采取極端的報復行為。欺凌行為對于欺凌者本人的成長也極為不利。有研究發現,學生時代的欺凌者成年后的犯罪率很高。
這段文字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
A.中小學學童欺凌問題得到系統研究的時間較晚
B.中小學學童欺凌無論對于受害者還是欺凌者都有嚴重而深遠的影響
C.欺凌對欺凌者的個人成長極為不利
D.受欺凌者容易自殺
72.檢視當下,高考制度堪稱中國社會最為公正的人才選拔制度,也是底層幾乎唯一的上升通道。從前者講,關乎社會的公平正義;從后者講,關乎社會的穩定健康。所以,一旦權力之手污染到“高考”這一領域,自然讓人焦慮和憤恨。
以上文字主要在說明( )
A.高考制度是最公正的人才選拔制度
B.高考時底層上升的唯一通道
C.高考被賦予了很多意義,不容權力之手玷污
D.目前高考還不夠公正
73.博物館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宣傳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是保護、展示歷史文化遺產和人類環境物證的文化教育機構,對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都有巨大的作用。在許多發達國家,市民參觀博物館的平均次數達到了每人每年3-5次,而目前我國還只是平均5-6人每年有一次走進博物館。
以上文字意在說明的是( )
A.我國應加快推進博物館事業的發展
B.我國市民參加博物館次數太少
C.博物館事關國家民族的發展
D.我國國民素質與西方有差距
74.當前中國富人階級常常抱怨民眾仇富心理嚴重,沒有安全感。殊不知,像這樣,富人可以做出“車輛限行”等刻意炫富的行為,是造成民眾仇富心理的重要原因,而有關部門縱容包庇則是推波助瀾。所以,中國社會普遍的仇富現象,富人與政府難咎其責。如果富人的錢實在多得無處可放,那就請多做一些慈善事業吧,這樣可以減少民眾的仇富心理。如果當著群眾的面肆無忌憚的“燒錢”只會“引火燒身”,因為“富人炫富,窮人必然就仇富”。
這段文字表達的主要觀點是( )
A.仇富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B.富人炫富引起民眾的仇富心理
C.富人與政府難辭民眾仇富現象之咎
D.政府包庇縱容使富人肆無忌憚
75.梅蘭芳不像絕大多數因媒體包裝而走紅的明星那樣瞬間就被人們忘卻,他并不是因《一縷麻》、《牢獄鴛鴦》之類的新編劇目獲得觀眾愛戴,而是由于在《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汾河灣》這些傳統戲的表演中,既恪守規矩,又能超越前人。雖因大眾媒體的鼓動,經歷過一段除舊布新的喧囂時光,終因回歸傳統風范而成為一代宗師。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
A.梅蘭芳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媒體英雄人物
B.梅蘭芳的藝術之樹長青,是因他有深厚的傳統藝術積淀
C.梅蘭芳的成功之路,就是我國京劇的成功之路
D.梅蘭芳是如何成為京劇觀眾心目中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