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數量關系 |
第 3 頁:判斷推理 |
第 6 頁:常識判斷 |
第 8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13 頁:資料分析 |
第 16 頁:參考答案 |
第四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共30題,參考時限30分鐘)
本部分均為單選題。著重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駕馭能力。
這種能力包括:對詞、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根據上下文,恰當選用詞語;準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注意:問題可能是選擇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使表達最為準確,也可能是考查對文字內容的理解,你的選擇應與題目要求最相符合。
請開始答題:
一、閱讀以下文字,完成86~91題。
美國為什么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能為美國帶來什么好處呢?目前國內流行的理解是,匯率之爭的實質是貿易問題,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來解決美國對中國的高額貿易逆差問題。
根據美國的統計數據,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同時也成為繼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國第三大商品供應商。[a],美國政府和美國的制造業今年頻繁指責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有意壓低人民幣匯價來促進出口,這對美國的制造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并且搶走了大量美國工人的飯碗。
此外,由于中國低成本的生產優勢,吸引了許多美國的跨國公司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美國也以此指責中國在“挖空美國的工業基礎”。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極大地削弱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勢,阻止中國產品大量涌入美國;另一方面,提高美國公司投資中國的投資成本、使在中國的生產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國公司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
目前國內流行的這種理解方式只是看到了美國的表面意圖,還沒有真正洞察到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深層次戰略考慮。
實際上,人民幣升值既解決不了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問題,也解決不了美國制造業工人高失業率的問題,更解決不了美國傳統制造業向低生產成本地區轉移的問題。從中美貿易結構來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大宗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傳統制造業產品美國現在根本就不生產,即使不從中國進口,美國也要從其他國家或地區進口。 如果美國政府真想縮小美中貿易逆差,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放松對中國進口美國高新技術產品和相關技術的管制就能做到。美國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的種種限制是造成美中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真正理解美國政府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深層次意圖,就必須從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定位上來分析。眾所周知,目前美國已把中國看作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美國要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須遏制任何潛在競爭對手的發展,并且要采取“先發制人”的戰略。把人民幣升值問題放在這一戰略背景上來分析,我們就會發現,美國積極要求人民幣升值是其對華戰略的一個重要策略,美國當初就是通過逼迫日元升值最后實現其[b]日本經濟對美國構成的戰略挑戰,美國想在中國故伎重演。
86.第2段[a]處應填入的連詞是( )。
A.繼而 B.但是 C.一時間 D.于是
87.文中最末段[b]處恰當的措辭是( )。
A.阻擊 B.阻擋 C.阻止 D.遏制
88.對第3段中“挖空美國的工業基礎”一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強調中國的生產優勢對美國工業的影響之大
B.諷刺美國政府夸大其詞,借此聳人聽聞
C.說明美國跨國公司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
D.表明中國經濟的發展對美國的發展構成威脅
89.對“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根本原因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通過人民幣升值來解決美國對中國的高額貿易逆差問題
B.抑制美國公司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
C.減少中國產品出口對美國制造業造成的損害
D.阻止中國經濟的發展,永遠保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90.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因為人民幣匯率低,所以中國出口的產品成本低,在美國市場上具有價格優勢
B.如果要縮小美中貿易逆差,只有放松對中國進口美國高新產品及其技術的管制
C.美國現在根本就不生產傳統制造業產品,表明將傳統制造業向低成本國家轉移是美國的一個策略
D.即使人民幣升值,美中貿易逆差縮小,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問題仍然存在
91.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果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外資的引進及中國產品的出口都將受到影響,從而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
B.平衡貿易往來,根本之策不在于人民幣的升值,最關鍵的問題還是貿易結構和貿易政策
C.希望進一步發展本國的傳統制造業是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阻止中國產品大量涌入美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D.美國曾逼迫日元升值導致日本經濟發展受阻,歷史的相似提醒中國要謹慎對待和高度關注人民幣升值問題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答案、公務員真題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