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常識判斷 |
第 3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7 頁:數量關系 |
第 8 頁:判斷推理 |
第 12 頁:資料分析 |
第 1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類比推理
96. B[解析] 云是雨產生的必要條件,空氣是風產生的必要條件。比較容易出錯的是選擇D。積雨云是云的一種,二者是種屬關系,臺風和風之間也是種屬關系,但兩組事物對比順序不一致。故不選。
97. D[解析] A項黑板和粉筆之間是對應關系,罐頭和鳳梨之間成品與原料關系;B項筆和粉筆之間是包含關系,梨和鳳梨之間是反對關系;C項石灰和粉筆是原料和成品關系,菠蘿和鳳梨是同一水果的不同稱謂;D項鋼筆和粉筆是反對關系,櫻桃和鳳梨也是反對關系。故正確答案為D。
98. C[解析] A項法官和警察在職業這一概念下是同級類比關系,檢察官和軍隊不是同級概念;B項審判是法官的主要工作,且審判只能由法官進行,而逮捕并非只能由檢察官進行;C項中立是法官的基本素質之一,正直同樣是檢察官的基本素質之一;D項法槌是法官的重要工具之一,且只能由法官使用,手銬不只檢察官可以使用,故正確答案為C。
99. D[解析] A項茶水是品茶的必要的條件,粗俗和唱歌無必然聯系;B項高雅和品茶、粗俗和喝酒并無必然對應關系;C項品茶和品茗是一個概念,粗俗和粗獷不是一個概念;D項吃飯和飲茶都是人的行為,豪爽和粗俗都是人的性格,具有類比性,故選D。
100. C[解析] 白色是雪花的必然屬性,A項博學未必是博士的屬性,B項女人未必溫柔,D項牡丹和富貴之間是本物與象征義的關系。只有C項流動是河水的必然屬性。
101. C[解析] 本題較難。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戲曲修養。《打金枝》所依托的歷史時期是唐代宗時期,內容主要是關于郭子儀之子郭曖與代宗之女升平公主之間的故事;A項《三打祝家莊》來源于《水滸傳》,歷史背景是宋代;B項《貴妃醉酒》唐代楊貴妃之事,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代表作之一;C項《挑滑車》是南宋岳家軍大將高寵大戰金兵之事;D項《戰太平》是元末,朱元璋大將華云與陳友諒軍作戰的故事。因此歷史背景對應一致的只有C項。
102. A[解析] 題干給出的三種事物基本構成成分一致。A項三種事物構成成分都是面粉,B、D項顯然不一致,C項三組事物基本構成成分可能不一致,因此只能選A。
103. D[解析] 題干給出一個合成詞“矛盾”,且“矛”和“盾”相對,分別對應進攻(器具)和防守(器具)。D項“阡陌”的“阡”與“陌”分別對應縱向(道路)和橫向(道路),具有類比性。故選D。
104. C[解析] 題干給出的三個概念之間是相互交叉關系。A項菊花和蘭花之間是反對關系,B項三者之間是相對比較關系,D項鐵路和水路之間是反對關系,鐵路、水路和道路之間是包含關系。只有C項三者之間是交叉關系。
105. A[解析] 題干給出的邏輯關系是:電話是溝通的工具,和睦是溝通的一種結果;A項語言是交流的工具,紛爭是交流的一種結果;B項武器是攻擊的工具,但和平肯定不是攻擊的結果;C項喇叭是廣播的工具,廣播和接收之間是主動與被動關系;D項冰塊是融化前的狀態,水是融化后的狀態。因此選項中和題干具有類比性的只有A項。
四、邏輯判斷
106. B[解析] 假如B項正確,那么沒有撲克,學生在課余玩帶有賭博性質的游戲的次數可能會減少,從而推出禁止帶撲克進學校的規定是有效的,從而削弱了題干的論證。故正確答案是B。
107. C[解析] 張、王、李三人的話沒有矛盾之處,因而只能用假設法解題。假設冠軍是甲,則三人預測均正確;假設冠軍是乙,則張、李預測正確,王預測錯誤,也不符合題干;假設冠軍是丙,則張、李預測錯誤,王預測正確,符合題干中的恰有一人預測正確,故正確答案是C。檢驗一下D,如果冠軍是丁,則張、王預測正確,李預測錯誤,不符合題干。
108. D[解析] “年齡在50歲以下,并且能持續游泳三千米以上”,和不是“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都是“能參加下個月舉行的橫渡長江活動”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老黃沒被批準,除了可能有A、B、C項所述三種情況外,還存在別的可能,因而三項均不能由題干推出。答案是D。
109. D[解析] 有a則有b,無a則無b,一般來說可以推出兩者有關系,但推不出因果關系。題干顯示,學生上學出現近視,而他們的父輩及祖輩沒上學,很少出現近視,這說明近視與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關系。故正確答案是D。
110. C[解析] 題干是一個相容選言命題。相容選言命題推理規則有“p或者q,由非q可推出p”,因而要想使“小李考上了清華”成立,則需否定“小孫沒考上北大”,即小孫考上了北大,因此正確答案是C。選項中小張是干擾因素,不需要考慮。
111. A[解析] 大李說“我不同意調動,除非我知道小王是否調動”。小王說“除非我知道大李是否調動,否則我不同意調動”。顯然兩人僵持不下最終也不會有結果,即他們都不會同意調動。而總裁決定“未經大李和小王本人同意,將不調動兩人”。所以,兩人都不會調動。故正確答案是A。
112. D[解析] “沒有人能同時具備她的所有優點”只能推出其他競選者都有不及李女士之處,并不能推出她是最優秀的,例如李女士具有三個優點,而另一競選者具有六個優點,且兩人的優點各不一樣,因此A項不能推出;同理,B、C項也不能推出。故正確答案是D。
113. B[解析] 這是一道數理邏輯題,需運用數學中的方法來解題。假設理科學生中男、女生的人數分別為x(理)、y(理),文科學生中男、女生的人數分別為x(文)、y(文),則由“理科學生多于文科學生”,得出:x(理)+y(理)>x(文)+y(文),由“女生多于男生”得出:y(理)+y(文)>x(理)+x(文)。兩式相加并化簡可得,y(理)>x(文),即理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故正確答案是B。
114. D[解析] 本題考查聯言命題和選言推理。一個聯言命題是真的,當且僅當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換句話說,只要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聯言命題就是假的。若“對本屆奧運會所有獎牌獲得者進行了尿樣化驗(p),沒有發現興奮劑使用者(q)。”為假,則當p和q有一個為假或都假(-p∨-q)時命題為假,則可得出“或者有的獎牌獲得者沒有化驗尿樣,或者在獎牌獲得者中發現了興奮劑使用者(-p∨-q)”;-p∨-q是相容選言命題,否定其中一個選言支必肯定另一個選言支,則可以推出“如果對所有獎牌獲得者進行了尿樣化驗(-p),則一定發現了興奮劑使用者(-q)”。故正確答案是D。II不能肯定其一定真,因為相容選言命題肯定一個選言支,另一個選言支可真也可假。
115. A[解析] 影響生活必需品開支的,除了價格以外,主要是數量和質量,因此A選項是必須假設的,必需品平均價格增長30%,而數量和質量不變,則必需品的開支也必然增長30%,如果保證必需品的開支占家庭平均月收入的比例不變,則過去三年中家庭平均收入一定也增長30%。故正確答案是A。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