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常識判斷 |
第 4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7 頁:判斷推理 |
第 12 頁:資料分析 |
第 15 頁:數量關系 |
第一部分常識判斷(共25題,參考時限20分鐘)
1歷史學家們認為:“17世紀后期科學革命的勝利為啟蒙運動提供了先決條件!睋伺袛,啟蒙運動在科學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驅者是:
A. 達爾文
B. 牛頓
C. 拉瓦錫
D. 法拉第
參考答案:B
解析:達爾文和法拉第是19世紀的科學家,應排除。拉瓦錫是18世紀的科學家。應排除。故只有B是正確選項。牛頓的經典力學,打破了神主宰世界的迷信,以純粹的規律來支配世界,這激發了人們對于人類理性的追求。這種對于理性的追求與癡迷,正是啟蒙運動得以發起的思想上的重要原因。牛頓的那個時代.被人們稱為“理性主義”時代,為啟蒙運動準備了先決條件。故本題答案選B。
2胰島素是一種:
A. 氨基酸
B. 蛋白質
C. 脂肪
D. 單糖參考答案:B
解析: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故本題答案選B。
3地球自西向東轉,故從南極大陸中心向邊緣地帶吹的風是:
A. 自南向北運行
B. 自北向南運行
C. 呈順時針方向
D. 呈逆時針方向
參考答案:D
解析:在三圈環流高緯度環流圈中,近地面風向由極地高氣玉吹向低緯度(南半球應向北)。同時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南半球偏向左,使得南風向左偏成為東南風,近似看作東風,即我們所說的極地東風。因此。從南極點看,風向是逆時針的。故本題答案選D。
4下面對“揚州八怪”理解有誤的是:
A. 以金農為首的,一批聚集在揚州的書畫家
B. “揚州八怪”均為揚州人
C. “揚州八怪”中鄭板橋擅畫蘭竹圖
D. “揚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最著名的書畫流派
參考答案:B
解析:“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于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李玉蘗《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所記載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溪、鄭燮(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揚州八怪”并不都是揚州人。故本題答案選B。
5根據《憲法》和《物權法》,下列自然資源中不專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是:
A. 礦藏
B. 土地
C. 水流
D. 海洋
參考答案:B
解析:根據法律規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所以土地并不是國家專屬所有。礦藏和水流(包括海洋)是專屬于國家所有的。故本題答案選B。
6科技創新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 蒸汽機車、蒸汽輪船的出現,使交通運輸業發生了革命性改變
B. 電冰箱、洗衣機、吸塵器的使用,大大減輕了繁重的家務勞動
C. 互聯網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從信息封閉時代進入大眾傳播時代
D. “南優二號”雜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決未來世界性饑餓問題
參考答案:C
解析:互聯網的出現,使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快速,但并不能說這以前是信息封閉時代,因為還有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故本題答案選C。
7判斷社會進步的最根本標準是:
A. 生產力的發展
B. 民主程度的提高
C. 自然環境改變
D. 社會秩序的穩定
參考答案:A
解析:生產力的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與否的根本標準。這是因為生產力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內容;生產力發展是實現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條件;生產力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集中體現,是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根本標志。故本題答案選A。
8中國古代記載文字的器物曾經有:①竹簡,②青銅器,③帛書,④甲骨,⑤紙張,它們在歷史上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A. ①③④②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②④③⑤
D. ④②③①⑤
參考答案:B
解析: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古代記載文字的器物有甲骨青銅器、竹簡、帛書、紙張。故本題答寨選8。
920世紀60年代,最先到達月球的地球人是:
A. 美國人
B. 蘇聯人
C. 英國人
D. 中國人
參考答案:A
解析:1969年7月16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和邁克爾•柯林斯駕駛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踏上了月球表面,成為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故本題答案選A。
10和諧社會可以理解為:
A. 西方社會的“福利社會”
B. 社會主義的治國思想
C. 我國古代社會描寫的“田園牧歌”
D. “大同”社會
參考答案:B
解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一種治國理想,又是一種治國方略、治國機制,也是一種治國結果,是目標與過程的統一,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故本題答案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