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5 頁:判斷推理 |
第 10 頁:圖形推理 |
第 11 頁:邏輯判斷 |
第 13 頁:常識判斷 |
第 15 頁:資料分析 |
11①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網民受眾一般很少有精力去核實信息的源頭和真實性,這就為“謠言制造者留下了可乘之機
②謠言制造者和散布者多數動機不純,但不管動機如何,都是靠犧牲社會大眾的利益,以滿足其一己私欲
③制造謠言原本就是一種社會的病態,而通過互聯網散布謠言,則會帶來巨大的社會危害
④互聯網技術的革新,為信息的快速流動和廣泛傳播提供了極其高效和便捷的載體
⑤但近年來愈演愈烈的網絡謠言,給互聯網發展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和危害
⑥而隨著即時通訊工具的興起,博客、微博等終端發布工具的運用,一些聳人聽聞的信息
往往能出現“爆炸式”的傳播,也給謠言散布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 ③⑥④⑤①②
B. ④⑤③①⑥②
C. ③⑥②①④⑤
D. ④⑤⑥②③①
參考答案:B
解析:觀察四個選項,首先需要判斷的是③和④哪個放在段首。④的話題是互聯網技術,③的話題是謠言,其中談到了謠言通過互聯網被發布,根據語句表達習慣,④應該在③前面先出現,排除A、C。再看①和⑥,二者都是在談謠言得以散布的原因,應為并列關系,而⑥中有“也”字,這表明⑥應在①之后。②句中的“謠言制造者和散布者”分別對應①和⑥,對前文加以總結,故放在段尾。本題答案為B。
12在京劇藝術舞臺上,一個圓場,也許就表示走出百里之外;幾聲更鼓,在短暫的時間內則已是夜盡天明。這種時空的二重性,使得舞臺的局限性巧妙地轉化為藝術的______。為了反映多種多樣的生活場景,則往往打破舞臺條件的制約,而采取______的手法來表現規定場景.如花園、戰場、江河等。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靈活性 虛構
B. 豐富性 抽象
C. 廣闊性 藝術
D. 多樣性 夸張
參考答案:C
解析:“一個圓場,也許就表示走出百里之外;幾聲更鼓,在短暫的時間內則已是夜盡天明”表明京劇的舞臺藝術能將有限的舞臺化成無限,即藝術的“廣闊性”。且“廣闊性”正與“局限性”相對。本題答案為C。
1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一位優秀的老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應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用自己良好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素養去引導學生,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老師們在面對教師節豐厚的大禮時,應堅守教師的原則,拒收“超額禮品”,拒絕“人情禮券”,__________ 。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 不要扭曲了我國自古以來尊師重道的優良教育傳統
B. 不要使如今的教師形象在社會評論中大打折扣
C. 不要讓歪風邪氣玷污了孩子們純真的心靈
D. 還教師節一片清澈透明的天空
參考答案:C
解析:乍看上去,四個選項似乎都可以填入文段的空缺處。但通過分析文段,并結合“因此”可知,最后一句是緊接前文進行的總述,所以在內容上應保持一致性。由前文的“一位優秀的老師,不僅要……,還應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知,文段重在強調老師對學生心靈的影響,只有C項符合。本題答案為C。
14文學批評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概念系統,如古代文論中的意境、風骨、虛靜等,現代文論中的風格、文本、情結等,只有恰當選擇運用這些術語,才能使文學批評規范化。具有學術性。除此之外,文學批評的對象畢竟是以文學作品為核心的寫作活動,所以批評寫作還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若把對一篇可圈可點的美文的批評變成一堆干巴巴的術語,這就背離了文學批評使作品更完善、使人們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初衷。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 文學批評語言的規范性要求寫作時應恰當運用相關術語
B. 文學批評寫作應以有利于作品的完善與傳播為根本目的
C. 語言的藝術性是衡量文學批評質量和接受度的重要指標
D. 寫作文學批評應做到語言的學術性和藝術性的完美融合
參考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說明文學批評寫作應恰當運用相關術語,以保證其規范化和學術性,然后以后除此之外,強調文學批評語言的藝術性要求。綜合可知,文段主要闡述了文學批評語言的兩大要求。A項只涉及“規范化”、C項只涉及“藝術性”,均不全面,排除。8項文學批評的寫作目的不是文段的重點,排除。本題答案為D。
15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________地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________;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________。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含英咀華 品味 領悟
B. 不求甚解 品嘗 欣賞
C. 走馬觀花 體會 探究
D. 囫圇吞棗 吟味 深究
參考答案:D
解析:由句意可知,句中的“三遍”之間為遞進關系,故第一空所填詞語應表“粗略、大概”之意。“含英咀華”指嘴里含著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昧、體會詩文中的精華,與句意不相符,排除A。“品嘗”多與食物、味道搭配,修飾“書”不當,排除B。“體會”與“吟味”相比,“吟味”的境界更高一層,更契合語境,排除C。“探究”指深入研究某個問題,把原因找出來,題干并不存在找原因的問題,故“探究”用在此處不當。且由“一句一句想著讀”可知,第三空選“深究”合適。因此本題選D。
16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美國以世界6%的人口卻消耗了世界30%以上的能源,美國的這種高能耗消費方式不是我國可參照的方式,倒是嚴重缺乏資源的日本節能減排方式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現今我國的萬元單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按照目前的高能耗發展模式,我們難以維持持久發展的速度,環境惡化和能源短缺將是今后50年我國發展過程中最大的瓶頸。我國政府和有識之士都已認識到,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推進技術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和社會消費模式,走低碳發展的道路,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觀點是:
A. 人口多資源少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經濟發展必須走日本模式
B. 環境惡化和能源短缺將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
C. 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來維持的高速經濟發展將難以為繼
D. 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參考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通過對比我國和美國、日本的人口及能耗量,說明我國目前發展模式上存在高能耗現象,并由此推出環境惡化和能源短缺將是今后50年我國發展過程中的最大瓶頸。末句從政府和有識之士的認識人手,闡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即發展低碳經濟。選項中涉及“低碳經濟”這一關鍵信息的只有D項。本題答案為D。
17從根本上說,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振興,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都__________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養。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取決于
B. 期望于
C. 有待于
D. 依賴于
參考答案:A
解析:句意為整個社會的進步是由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養決定的,“取決于”契合此意,故本題答案為A。
18在美國,自2008年以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從未超過5%,而高中輟學者的失業率在2009年和2010年的高峰期卻增至15%以上。在所有經合組織成員中,這一趨勢已經很明顯:新增的工作越來越需要擁有高學歷和高技能的工人。因此,很多工人正在被拋棄。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計,到2020年。美國對大學學歷工人的需求缺口將達到150萬人——而未完成高中學業的工人將出現近600萬人的剩余。
這段文字所揭示的突出問題是:
A. 低學歷工人的失業率呈上升趨勢
B. 永久性失業的人群將持續增長
C. 高學歷工人與低學歷工人的就業前景差別越來越大
D. 高學歷工人的需求缺口將持續增長
參考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說明了美國大學畢業生和高中輟學者兩者失業率的巨大差距.然后又指出經合組織中呈現出對高學歷和高技能工人需求增加的趨勢,最后以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預測結尾——美國對大學學歷工人的需求缺口將達到150萬人,而未完成高中學業的工人將剩余600萬人。故文段說明的是高學歷工人與低學歷工人的就業前景差別會越來越大。故本題答案為C。
19目前國內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法規分散,既缺乏對個人信息的界定,也缺乏可操作的標準,執法主體缺位,執法力度不足。對于個人信息保護的難題,業內討論認為主要有三方面:保護程度界定,難以區別正當或非法使用個人信息;信息泄露取證,難以確定個人信息是在哪個環節發生泄露;執法力度統一,難以確保多個監管主體執法的寬嚴尺度一致。
因此,個人信息保護的關鍵在于:
A. 保障信息充分流通的同時避免濫用個人信息
B. 行業自律與政府部門監管相結合
C. 要形成一定程度的執法威懾
D. 要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保護個人信息
參考答案:D
解析:個人信息保護的關鍵,是要解決個人信息保護的三個難題,四個選項中,只有D項能同時解決所有問題,且與首句的“法規分散”形成呼應。故本題答案為D。
20以l994年網景瀏覽器發布作為標志的互聯網時代已經過去了15年,由信息文明攪亂的技術商業創新已經失去了新鮮感,越來越多迎合商業因素的創新壓力,從技術層面向設計層面轉移,伴隨全球化生產鏈條和信息化庫存管理的,并不是產能閑置和海量的積壓品。而是技術過剩。設計師們必須迎合這種技術過剩后的新產品指針,極力用設計手法彌補多種技術重新組合后的鴻溝。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 尖端技術不再是商業競爭中的終極武器
B. 新技術的組合重構是未來商業創新的發展方向
C. 技術過剩使創新壓力由技術層面向設計層面轉移
D. 技術過剩是全球化生產和信息化管理的必然產物
參考答案:C
解析:文段主要介紹了技術過剩使得商業創新發生變化,即由技術層面向設計層面轉移.設計師不得不極力用設計手法彌補技術重組后的鴻溝。C項準確地概括了文意,當選。A項不是文段論述的主要內容。B項“未來商業創新的發展方向”表述不準確,文段說的是現狀。D項“必然產物”在文段中沒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