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5 頁:數量關系 |
第 7 頁:判斷推理 |
第 11 頁:資料分析 |
第 15 頁:常識判斷 |
第 17 頁:參考答案 |
二、邏輯填空
21.A[解析]根據文意,第一個空應填入表示讓步關系的關聯詞語,據此排除c和D項。刻骨銘心: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過眼煙云: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根據“沒有”“可是”兩個關鍵詞可知,第二個空應選填“刻骨銘心”。本題正確答案為A。
22.B[解析]“水落石出”多比喻事情終于真相大白。“塵埃落定”多用來表示事情經過了曲折變化終于有了結果。“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挽回。“卷土重來”比喻失敗之后重新恢復勢力。根據成語的含義首先排除C和D項。“水落石出”強調的是真相,而“塵埃落定”強調的是結果。根據后文的“定性”一詞可知文段強調的是結果而不是真相。故第一空處應選擇“塵埃落定”。本題正確答案為B。
23.B[解析]這道題可以從最后一個空入手,“只言片語勉強拼湊”“用政治大帽子打壓不同意見”,這些語句帶有很明顯的貶義色彩,四個選項里面只有“鼓吹”有貶義色彩,“履行”“宣傳”“傳達”都是中性色彩詞語。本題答案為B。
24.B[解析]第一個空首先排除“批評”和“反對”,語意過輕。譴責:嚴正申斥。責備:埋怨他人或者自責。根據詞意,第一個空應填入“譴責”。“眾口鑠金”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一詞,可以混淆是非。“眾口鑠金”的詞意明顯不合適。本題正確答案為B。
25.B[解析]“一語道破”一般用作謂語性動詞,不能用作狀語來修飾動詞“揭出”,C項排除。“輕描淡寫”詞意明顯與文意不符,D項排除。入木三分: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一針見血: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揭出歷史真相”不是在分析問題,而是要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用“入木三分”不合適,排除A項。本題答案為B。
26.D[解析]“指使”意為出主意叫別人去做某事,側重指出主意的人在背后不露面;“支使”指命令別人做事。故①句用“指使”更合適,排除A、C項。“震蕩”指外力引起的動蕩,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的影響;“振蕩”主要是物理學用語,排除B項。故本題答案為D。
27.A[解析]佯言:詐言,說假話。揚言:有意傳出要采取某種行動的話(多含威脅意)。②句中該公司傳言要采取的行動與實際不符,因此是說假話,應填“佯言”,排除B、C項。留傳:遺留下來傳給后代。流傳:傳下來或傳播開。③句中用“留傳”更合適。故本題答案為A。
28.B[解析]①干預:過問別人的事,是中性詞;干涉:過問或制止,多指不應該管硬管,含貶義。根據句意應用“干預”。排除A、D項。②景致:風景、情致;景象:現象、狀況。根據句意應用“景致”。故本題答案為B。
29.D[解析]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由第二空可排除A、C兩項,“傲慢無禮”“頤指氣使”都是形容人的態度傲慢,用在此處不符合文意。再看B、D兩項,“不理不睬”是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而“不屑一顧”是指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由前面的“心存傲慢與偏見”可知,藝術家應該是看不上設計師們的精致、矯揉,故用“不屑一顧”更為合適。“桀驁不馴”側重于不受別人主要是有權或有勢者的約束;“放蕩不羈”鋇4重于不受道德常規的約束。故D項更符合題意。
30.C[解析]閱讀各句可知,②是一個總起句,應放在開頭;①⑥⑤是從“秋老虎”和“多事之秋”兩個方面說明秋天“陽消陰長”的氣候特點;③④兩句是針對這些特點提醒人們要注意秋季養生,且具有因果關系。①⑥⑤句中,“立秋至處暑”“白露”等表示時間關系的詞語表明①⑥在前,⑤在后。因此,正確的排列順序是C。
三、語句表達
31.C
32.D[解析]A項,“嘻”應該為“嬉”。B項,“洲”應該為“州”。C項,“濤”應該為“滔”(大水彌漫的意思)。D項中沒有錯別字,故本題答案為D項。
33.D[解析]A項動賓搭配不當,應將“奪取”改為“奪得”;B項邏輯關系顛倒,應為“我希望每個中國人,尤其是青年們”;C項語序不當,應改為“用‘長征三號’火箭把一顆氣象探測衛星……”。故本題答案為D。
34.C[解析]A項“耿耿于懷”指事物(多為令人牽掛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難以排解,此處應改為“朝思暮想”。B項“空中樓閣”比喻脫離實際的理論或虛構的事物,重在說明沒有根基,脫離實際,根本不可能,此處應改為“海市蜃樓”。D項“巧奪天工”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此處應改為“鬼斧神工”。故本題答案為C項。
35.C[解析]
36.C[解析]A項,公司后缺少謂語,應該加“憑借”。B項,“主要原因”與“是……造成的”語意重復。D項成分殘缺,“培養”后面缺少賓語中心語,應改為“培養人們盡量減少使用塑料袋的習慣”。C項沒有語病,故本題答案為C。
37.D[解析]A項,“長歌當哭”指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借以抒發心中的悲憤。《贊諸葛》是表頌揚的,無悲憤之意,故A項錯誤。B項,“聳人聽聞”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這里應該用“駭人聽聞”。C項,“廣有羽翼”指到處都有幫兇,含貶義,用于此處形容清正廉潔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當。D項,“出離憤怒”指憤怒到了極點,使用恰當。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38.B[解析]A項“要是”和“如果”使用重復,應刪去其一;C項中關聯詞語位置錯誤,“即使”應放在“他”之前;D項“受……的影響”和“……造成的”雜糅,二者應刪去其一。
39.A[解析]“苦心孤詣”指苦心鉆研,到了別人所到達不了的地步,也指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煞費苦心。用在此處表示“不到實際中去調查”的反面,不合語境。“見賢思齊”指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要向他看齊;“無動于衷”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耳順之年’’意思是到了六十歲時聽別人的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代指人到了六十歲的年齡。B、C、D三項成語使用無誤。故本題答案為A。
40.C[解析]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修辭格。比喻又可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其中暗喻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常用格式如“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C項“古老的神州是一頭沉睡未醒的睡獅……”很明顯屬于比喻中的暗喻。故本題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