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2 頁:數量關系 |
第 3 頁:判斷推理 |
第 5 頁:資料分析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61.D【解析】本題的論點是“為了蛇攀爬進入竹樓,用方形柱子將房子架空來防止潮濕及蚊血騷擾”。這道題加強論證,必須加上一個條件:蛇不能纏繞著方形的柱子爬行。所以選擇D
62.B【解析】論點是最后一句話:GluA1類藥物可以幫助人們刪除痛苦或者恐懼等不好的記憶,只留下快樂時光。論據是對白鼠體內GluA1物質的實驗研究。A項切斷論據和論點之間的聯系,拆橋。B項講的是杏仁體的作用,沒有涉及GluA1,不能質疑題干結論,符合題意。C、D兩項指出了GluA1的不良作用,能夠質疑題干結論。
63.A【解析】本題論點為妊娠劇吐是由于母親遺傳,而非父親。論據為母親孕吐,女兒也孕吐,整個題目討論的中心為女兒孕吐是由母親的基因決定,而非父親。A選項屬于他因削弱。除了母親基因遺傳外,還與環境有關系,故能削弱。B選項為加強選項,排除。C選項討論的與題干無關。D選項討論的是婦女孕吐是遺傳還是其他原因,不是討論孕吐中遺傳來自父親還是母親,與論題無關,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項。
64.C【解析】作者主張是,不應該限制居民用水,理由是,同樣的情況在五年前發生,居民用水沒有得到限制,只要指出現在的情況和當時不同就可以了,C中說明人口數量有很大的改變,可以對作者的主張形成削弱,所以選C。
65.D【解析】本題的論點是“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解決MRSA等超級細菌給人類帶來的疾病困擾”,論據為“研究人員通過微生物的全基因組測序技術不僅能追蹤的源頭,而且能追蹤到其他耐藥細菌的源頭”。A選項提到變異,但題目中并未提到變異后不能殺死,排除;B選項與論題不一致,排除;C選項提到為藥物提供線索,并不代表可以解決困擾,無法削弱,排除;而D選項直接否論點,測序技術無法殺死超級細菌,即不能解決MRSA等超級細菌給人類帶來的疾病困擾。所以選擇D
66.C【解析】定義的關鍵詞包括①表面特征明顯改變②人類無法察覺。A、B、D選項均符合這些關鍵詞,排除;而C選項中小王的經歷并沒有涉及到短時間內物體表面特征明顯改變,不符合關鍵詞①。所以選擇C
67.A【解析】定義的關鍵詞包括①行政機關②為制止違法行為③暫時性控制。D選項中為醫療機構,不是行政機關,不符合關鍵詞①,排除;、B、C選項中的行為都不是為了制止違法行為,不符合關鍵詞②,排除;只有A選項完全符合關鍵詞。所以選擇A
68.D【解析】定義的關鍵詞包括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等②享有平等獲得就業機會。A選項因性別差異被侵犯就業平等權,排除;B、C選項都是因為家庭背景的原因侵犯了他者的就業平等權,排除;而D選項中因乙肝被拒絕錄用不屬于關鍵詞①中的條件。所以選擇D
69.C【解析】定義的關鍵詞包括①不良現象②放任存在③變本加厲。C項中傳染病不屬于不良現象。不符合關鍵詞①。所以選擇C
70.B【解析】定義的關鍵詞包括①非法占有為目的②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A選項中的事實并未涉及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不符合關鍵詞②,排除;C、D選項中并未涉及非法占有為目的,不符合關鍵詞①,排除;只有B選項完全符合關鍵詞。所以選擇B
71.B【解析】路徑依賴中強調對于之前存在的路徑存在依賴,蕭規曹隨:比喻按照前任的陳規辦事。隨波逐流: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跟著別人走。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只有刻舟求劍與路勁依賴定義不符。故選擇B。
72.B【解析】打折扣原則強調存在其他合理原因,只有B選擇中存在年輕人是老人的孫子這一其他原因,故選擇B。
73.D【解析】動機性偏差強調某種特殊的動機或需要,只有D選項中的經理職位符合,故選擇D。
74.A【解析】靜脈產業強調將廢物進行轉化,而A選項中的對象為自然資源,故選擇A。
75.D【解析】資源整合強調企業對于資源進行識別與選擇、汲取與配置、激活和有機融合。而D選項中沒有體現,故選擇D。
76.D【解析】本題考核增長率的計算,根據計算公式可得:2664/3255 首位上8,所以答案選擇D選項。
77.B【解析】根據計算公式可得:
78.C【解析】根據基本公式可得:1257/2664 首位上4,第二位上7,所以答案選擇C選項。
79.A【解析】由題意可得:(182+420)-(74+153)=375,所以選擇A選項。
80.D【解析】由題意可得:根據年均增長率公式,設年均增長率為x,(1+x)5=3.1,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