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判斷推理 |
第 4 頁:言語理解 |
第 8 頁:數量關系 |
第 11 頁:常識判斷 |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
36有研究表明,工作滿意度和五個因素相關,即工作本身、督導方式、薪酬、晉升機會及同事關系。就最近的一些工廠內部惡性糾紛來看,和薪酬、工作并無關系,而和同事關系、督導方式有關。這再一次提醒人們,工廠也是社會,社會化的溝通、交往、彼此尊重和幫助,事關工廠和諧。但在這方面,心態上高高在上的資方總是彎不下身段,意識不到其重要性。
對這段文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經濟因素是決定工作滿意度的關鍵指標
B. 同事關系融洽的工廠極少發生惡性糾紛
C. 勞資雙方的尊重和溝通有利于工廠和諧
D. 靠增加薪酬并不能提高工人工作滿意度
參考答案:C
解析:文段主要強調的是非經濟因素,如同事關系、督導方式,A項的“關鍵指標”從文中無法得出,排除A。由“就最近的一些工廠內部惡性糾紛來看,和薪酬、工作并無關系,而和同事關系、督導方式有關”可知,工廠發生惡性糾紛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僅同事關系融洽并不能推出惡性糾紛極少,B項錯誤。由首句可知,決定工作滿意度的因素有5個,“薪酬”屬于其中之一,故增加薪酬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滿意度,D項顛倒是非,排除。本題答案為C。
37在中國電影市場日趨開放、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中外合拍電影,特別是與美國等電影強國的合拍電影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挑戰的難度在于既要借助合拍的方式學習國外電影的先進經驗,提升國產片的藝術能力和制片實力,又要提防國外大片打著合拍片的旗號堂而皇之進入中國市場,造成進一步擴大進口片份額的事實,給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本已處境困難的中國電影帶來更大的生存壓力。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合拍電影需要遵循為中國電影產業和電影文化服務的國家立場。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中外合拍電影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
B. 國產片應學習國外電影的先進經驗,提升其自身品質
C. 合拍電影應遵循為中國電影產業和電影文化服務的立場
D. 合拍片會給處境困難的中國電影帶來更大的生存壓力
參考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外合拍電影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然后分析了挑戰的難度在于既要借助合拍方式學習國外電影的先進經驗,又要提防國外大片給中國電影帶來更大的生存壓力。最后一句點明主旨.即合拍電影需要遵循為中國電影產業和電影文化服務的國家立場。A、B、D三項均是文段的部分內容,C項為文段主旨所在。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38藝術博物館經過近200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藝術家的機構”演變為今天“公眾的藝術機構”。藝術博物館的館長、總監、策展人發現,他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和捐贈人、收藏家、同行打交道,而是如何把沒有受過藝術教育、缺乏相關的藝術體驗的普通人吸引到藝術博物館里來。潛在的觀眾群不進博物館是因為他們不懂藝術史,缺乏相關的藝術體驗,一直認為博物館不歡迎他們,里面沒有讓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消除這種“不舒服感”首先需要淡化藝術博物館的精英色彩。藝術并不只關乎大人物,更關乎普通人。從社會學角度講。后者更重要。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A. 藝術教育的普及將大眾引向博物館
B. 去精英化是當下藝術發展的方向
C. 藝術博物館應主動貼近普通大眾
D. 公眾的藝術欣賞水平和層次不斷提高
參考答案:C
解析:文段先指出藝術博物館發展至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把普通人吸引到藝術博物館里來。接下來具體說明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最后提出解決辦法:藝術博物館需要淡化精英色彩,即藝術博物館應主動貼近普通大眾。故本題答案為C。
39在輿論指責國內油價虛高的 見諸報端后,中石化派出一位所謂的專家拿裸油價進行比較,試圖證明中國的裸油價低于美國,不過顯然是 ,起到的作用適得其反。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評論 欲蓋彌彰
B. 論述 指鹿為馬
C. 批評 文過飾非
D. 批判 不言自明
參考答案:A
解析:句中已經有了“指責”,第一空再填一個表示批評的詞有語義重復之嫌,排除C、D。“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欲蓋彌彰”指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題干中中石化專家的解釋顯然沒能應對之前關于油價虛高的指責,是“欲蓋彌彰”的舉動,起到的是反作用。本題答案為A。
40在京劇藝術舞臺上,一個圓場,也許就表示走出百里之外;幾聲更鼓,在短暫的時間內則已是夜盡天明。這種時空的-2重性,使得舞臺的局限性巧妙地轉化為藝術的__________。為了反映多種多樣的生活場景,則往往打破舞臺條件的制約,而采取__________的手法來表現規定場景.如花園、戰場、江河等。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靈活性 虛構
B. 豐富性 抽象
C. 廣闊性 藝術
D. 多樣性 夸張
參考答案:C
解析:“一個圓場,也許就表示走出百里之外;幾聲更鼓,在短暫的時間內則已是夜盡天明”表明京劇的舞臺藝術能將有限的舞臺化成無限,即藝術的“廣闊性”。且“廣闊性”正與“局限性”相對。本題答案為C。
41城市的發展是承前啟后的,文化產業要具有本地獨特的風格與氣質,必須依托并植根于當地文化的土壤。因此,要注重做深“昨天文化”、做實“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深人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名人文化、生態文化、民間文化,通過內容、形式、技術等方面的繼承創新對其進行整合、利用,使其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同時,堅持海納百川、兼容并包,注重吸收整合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優質文化資源,形成明顯的文化產業發展比較優勢。
上述文段主要說明:
A. 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注重突顯本地特色
B. 發展文化產業要在當地文化氛圍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C. 發展文化產業要注重繼往開來、兼容并包
D. 借鑒外部優質文化資源是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參考答案:C
解析:文段主要論述了如何發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兩個手段,一是繼承、創新當地文化,二是要吸收整合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優質文化資源。選項B、D均只提及其中一方面,不全面。A項不是文段主要說明的,故本題答案為C。
42在中國社會結構劇烈變化、利益高度分化的今天,不可否認,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反差,甚至是“茅屋旁邊忽然聳立起一座宮殿”式的強烈反差。在現階段,一些負面情緒的滋生難以避免,比如焦躁疑懼、迷茫失落、憤青思維、拜金主義等。這些心態問題不能歸咎為公眾的“不寬容”、“不理性”、“不淡定”。但在“一切向錢看、向權看”之風漸起,不安全感、焦灼疑慮加重的情況下,如果一些媒體只出于傳播考慮,率先放棄客觀理性,采用“情緒表達”,去層層放大負面情緒和畸形價值觀,那就是在放棄媒體責任,也是在破壞社會信心。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負面情緒的滋生與泛濫是轉型期社會的必然產物
B. 媒體應盡量淡化負面信息,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C. 負面信息的大量傳播會對社會信心產生不良影響
D. 媒體不該偏好負面情緒表達,應承擔起其社會責任。
參考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現階段一些負面情緒的滋生難以避免,然后以“但”進行轉折,說明在這種情況下,媒體不應基于傳播的考慮,放大負面信息的報導及負面情緒的表達,忽略其社會責任。由此可知,文段是針對“媒體”而言的,A、C項均未從媒體的角度闡釋,可首先排除。B項的“盡量淡化負面信息”表述錯誤,與文段中“客觀理性”相悖。本題選D。
43物體發出光,或者被發光,總之,只要從物體來的光到達我們的眼睛,就會在眼睛中成像,這樣我們就看到了物體。因為日常經驗中光是直線行進的,沿著光到達眼睛的方向反推過去,就判斷出物體所在的方向;再根據光線角度的變化程度判斷出物體的遠近。如果光線拐了彎到達我們的眼睛,我們無法判斷光的彎曲,只能認為物體在光線來的方向。當然,如果有物體在那里,但其光線不能到達我們的眼睛,那也看不到這個物體。所以,__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光線并不總沿直線行進
B. 有時眼睛是會被欺騙的
C. 感光與光線角度缺一不可
D. 方向與遠近構成物體坐標
參考答案:B
解析:劃橫線部分是“所以”之后的內容,因此要結合“如果”后面的條件來推斷。“如果,,后面陳述了兩種不能由光來判斷物體位置的情況,一種是光并非直線傳播(拐了彎),這樣無法判斷物體的方向:另一種是光未到達眼睛,也看不到。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結果都是眼睛被欺騙,即B項。A項只對應于第一種情況.不能作為整個句子的結論。C項本身有誤,由前文內容可知,即使有了感光和光線角度也未必能準確判斷物體的方向,且C項并非文段的落腳點所在,排除。“如果”后面兩個條件強調的是誤判的兩種原因,與確定物體坐標的條件無關,排除D。
44思想觀念的價值,在________中才會彰顯,在實踐中才能檢驗。“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一種________,更是一種自信。那種“不同即敵對”的思維模式,本質上都是狹隘虛弱的表現,無助于社會和諧的構建、健康心態的形成。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交流 謙虛
B. 博弈 質疑
C. 談判 挑戰
D. 競爭 胸懷
參考答案:D
解析:本題可從第二空人手,分析句子可知,第二空所在句子和橫線后的句子構成對比。則橫線處填入的詞與“自信”共同和后文的“狹隘虛弱”構成逆對應。分析四個選項,只有“胸懷”能照應“狹隘”。故正確答案為D。
45人生的奧妙就在于與人相處。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才會更加睿智;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才會 。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一鳴驚人
B. 脫穎而出
C. 出人頭地
D. 出類拔萃
參考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所填詞語應與“優秀”構成遞進關系。“一鳴驚人”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露出來。從詞義可知,二者都不合要求,排除A、B。“出人頭地”指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出類拔萃”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這兩者意思相近.但前者語義過重,排除C。故本題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