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 |
第 4 頁:數量關系 |
第 6 頁:圖形推理 |
第 7 頁:定義判斷 |
第 8 頁:演繹推理 |
第 9 頁:類比推理 |
第 10 頁:常識判斷 |
第 12 頁:資料分析 |
三、演繹推理:共10題。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的答案。注意: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46老王在A市有兩套住房,一套自己居住,另一套閑置。老張是老王的朋友,一直居住在B市.現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在A市長期租住。老張希望租老王閑置的那套房子,老王說:“我女兒兩個月后大學畢業,如果她畢業后不回A市工作生活,我就把房子出租給你。”下列選項中,哪些為真,可以證明老王沒有說真話?
(1)老王的女兒畢業后留在C市工作生活,老王拒絕把房子租給老張
(2)老王的女兒畢業后回到A市工作生活,老王把房子租給老張
(3)老王的女兒畢業后回到A市工作生活,老王拒絕把房子租給老張
A. (1)
B. (1)(2)
C. (2)(3)
D. (1)(2)(3)參考答案:A
解析:題干中“老王的女兒畢業后不回A市工作生活”是“老王把房子出租給老張”的充分條件。要證明老主沒有說真話,就是要找題干命題的負命題。“如果P,那么Q”的負命題是:P并且非Q,(1)正確。故答案選A。47某大型律師事務所招聘工作人員,最不可能被招聘上的是沒有通過我國司法考試,或者完全沒有辦理過法律事務實踐經驗的人。在可能被招聘的人中,懂外語或碩士以上學歷的人被聘用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則下列人員中最有可能被招聘上的是( )。
A. 楊某,在我國一知名政法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一直從事法學研究工作
B. 周某,物理學專業本科畢業,自學法律且剛通過了司法考試,給當律師的叔叔做了半年律師助理
C. 劉某,通過我國司法考試,以律師身份執業多年,精通英語,不久前因以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被罰款3千元
D. 李某,在美國一著名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在美國某州獲得律師從業資格且從業半 年.現決定回中國定居
參考答案:C
解析:解析:題干中所招聘工作人員的必備條件是:通過我國司法考試且有辦理過法律事務實踐經驗:其他條件是:懂外語或碩士以上學歷。A項不符合“辦理過法律事務實踐經驗”,D項不符合“通過我國司法考試”,都不可能被招聘上。對比B、C兩項,C項精通英語,符合條件比B項多,最可能被招聘上。故答案選C。
48“俏色”指的是一種利用玉的天然色澤進行雕刻的工藝。這種工藝原來被認為最早始于明代中期。然而,在商代晚期的婦好墓中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龜,工匠用玉的深色部分做了龜的背殼,用白玉部分作了龜的頭尾和四肢。這件文物表明,“俏色”工藝最早始于商代晚期。
以下哪一項陳述是上述論證的結論所依賴的假設?
A. “俏色”是比鏤空這種透雕工藝更古老的雕刻工藝
B. 婦好墓中的俏色玉龜不是更古老的朝代留下來的
C. 因勢象形是“俏色”和根雕這兩種工藝的共同特征
D. 周武王打敗商紂王時,從殷都帶回來了許多商代玉器
參考答案:B
解析:解析:題干由“在商代晚期的婦好墓中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龜”推出結論:“俏色”工藝最早始于商代晚期。如果婦好墓中的俏色玉龜并非商代晚期所作,而是由更古老的朝代留下來的,則無法推出題干結論,因此B項是題干結論所依賴的假設。A項鏤空、C項根雕、D項武王伐紂都與題干論證無關。故答案選B。
49為了對付北方夏季的一場罕見干旱,某市居民用水量受到嚴格限制。不過,該市目前的水庫儲水量與8年前該市于干旱期間的蓄水量持平。既然當時居民用水量并未受到限制,那么現在也不應該受到限制。
如果以下陳述為真.哪一項將最嚴重地削弱作者的主張?
A. 自上次干旱以來.該市并沒有建造新的水庫
B. 按計劃,對居民用水量的限制在整個夏天僅僅持續兩個月
C. 居民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50%還多
D. 自上次干旱以來,該市總人口有了極大的增長
參考答案:D
解析:解析:題干將目前的情況與8年前的情況作對比,得出居民用水量不應該受到限制的結論。如果D項為真,說明目前的人口數量比8年前有極大的增長,因此居民用水量會比8年前有極大的增長.即說明目前的情況與8年前的情況有所不同,因此在水庫儲水量相同的情況下,居民用水量應該受到限制.削弱了作者的主張。A項沒有建造新水庫并不能必然推出應限制用水;B、C兩項都沒有涉及8年前和8年后兩種情況的對比,與論證無關。故答案選D。
50某單位計劃組織工會活動,到附近的古鎮游玩,需統計參加人數。小陳說:“如果天不下雨,我沒有理由不去。”小王說:“1月1號是我孩子生日,我必須在家陪他,只要不定在這一天,我就不可能不去。”小劉說:“如果天下雨,我肯定不去。,’小張說:‘‘如果有人去,我肯定會去。”12月29號(星期二),工會的負責人通知說工會活動定在大后天,希望大家作好安排。而天氣預報稱這周之內不可能下雨。
由此可以推出( )。
A. 小張會去,小劉不會去
B. 小張會去,小王不會去
C. 小陳、小劉和小張肯定都會去
D. 小陳、小劉、小王和小張肯定都會去參考答案:B
解析: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天不下雨→小陳沒理由不去;1月1號→小王不去;天下雨→小劉肯定不去;有人去→小張肯定去。已知活動安排在1月1號(星期五),不會下雨,根據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有效推理規則,可以推出小陳肯定去,則小張也肯定去,小王不去,小劉去不去不能確定,故答案選B。
51即使在古代,規模生產谷物的農場,也只有依靠大規模的農產品市場才能生存。而這種大規模的農產品市場意味著有相當人口的城市存在。因為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從來沒有出現過農場這種規模生產的農業模式,因此,現在考古所發現的中國古代城市。很可能不是人口密集的城市,而只是為舉行某種儀式的人群臨時聚集地。
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指出了上述論證的漏洞?
A. 論證中對某個關鍵概念的界定前后不一致
B. 在同一個論證中,對一個帶有歧義的斷定做出了不同的解釋
C. 把某種情況的不存在,作為證明此種情況的必要條件也不存在的根據
D. 把某種情況在現實中不存在,作為證明此類情況不可能發生的根據
參考答案:C
解析:解析:由題干可知:規模生產谷物的農場→大規模的農產品市場→相當人口的城市存在,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條件。題干中指出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規模生產谷物的農場,因此推出中國古代城市很可能不是人口密集的城市。C項恰當地指出了題干論證的漏洞。故答案選C。
52許多報紙有兩種版面——免費的網絡版和花錢訂閱的印刷版。報紙上網使得印刷版的讀者迅速流失,而網絡版的廣告收入有限,報紙經濟收益大幅下挫。如果不上網,報紙的影響力會大大下降。如果對網絡版收費,很多讀者可能會流轉到其他網站。要讓讀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報紙必須提供優質的、獨家的內容。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以下哪項陳述一定為真?
A. 如果對網絡版報紙收費,則一部分讀者會重新訂閱印刷版
B. 只有提供優質的、獨家的內容,報紙才會有良好的經濟收益
C. 只要報紙具有優質的、獨家的內容,即使不上網,也能造成巨大的影響力
D.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接受信息,印刷版的報紙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參考答案:B
解析:題干邏輯關系是:(1)報紙不上網→影響力會大大下降;(2)對網絡版收費→很多讀者可能會流轉到其他網站;(3)讓讀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報紙提供優質的、獨家的內容。A項對網絡版報紙收費,則很多讀者可能會流轉到其他網站,一部分讀者是否會重新訂閱印刷版不得而知。由(3)得,只有提供優質的、獨家的內容,讀者才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即報紙才會有良好的經濟收益,B項正確。C項與(1)矛盾;D項的“印刷版的報紙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題于沒有提及。故答案選B。
532005年打撈公司在南川島海域調查沉船時意外發現一艘載有中國瓷器的古代沉船,該沉船位于海底的沉積層上。據調查,南川島海底沉積層在公元1000年形成,因此。水下考古人員認為,此沉船不可能是公元850年開往南川島的“征服號”沉船。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嚴重地弱化上述論證?
A. 歷史學家發現,“征服號”既未到達其目的地,也未返回其出發的港口
B. 通過碳素技術測定。在南海沉積層發現的沉船是在公元800年建造的
C. 公元700—900年間某些失傳的中國瓷器在南川島海底沉船中發現
D. 在南川島海底沉積層發現的沉船可能是擱在海底礁盤數百年后才落到沉積層上的
參考答案:B
解析:解析:題干中考古人員根據沉積層的形成時間得出結論:此沉船不可能是公元850年開往南川島的“征服號”沉船。要削弱該論證,就要說明該船沉沒的時間不一定晚于沉積層的形成時間。D項如果為真,即說明了這一點,嚴重地削弱了題干論證。
A項說明“征服號”確實沉沒,但與題干論證無關;
B項如果為真,則沉船是公元800年建造,不一定是“征服號”,不能削弱結論;
C項如果為真,同樣削弱了結論,但也并不能說明該沉船就是“征服號”,且并不是針對題干論證進行削弱,削弱力度不如D項。故本題答案選D。
54一塊石頭被石匠修整后,曝露于自然環境中時,一層泥土和其他的礦物便逐漸地開始在 剛修理過的石頭的表面聚集。這層泥土和礦物被稱作巖石覆蓋層。在安迪斯紀念碑的石頭的覆蓋層下面.發現了被埋藏一千多年的有機物質。那些有機物質肯定是在石頭被修理后不久就生長到它上面的,因此,那個紀念碑是在1492年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很早建造的。
下面哪一項.如果正確.能最嚴重地削弱上述論述?
A. 巖石覆蓋層自身就含有有機物質
B. 在安迪斯,l492年前后重新使用古人修理過的石頭的現象非常普遍
C. 安迪斯紀念碑與在西亞古代遺址發現的紀念碑極為相似
D. 最早的關于安迪斯紀念碑的書面資料始于1778年
參考答案:B
解析:解析:題干結論是最后一句,論據是“在安迪斯紀念碑的石頭的覆蓋層下面,發現了被埋藏一千多年的有機物質。那些有機物質肯定是在石頭被修理后不久就生長到它上面的”。A項覆蓋層自身含有有機物質,并不能否定覆蓋層下面的有機物質的來源;B項如果為真。則說明紀念碑更可能是使用古人修理過的石頭在1492年前后建造的,直接削弱了題干結論:C項說明此紀念碑年代古老,加強了題干論述:D項“書面資料”可能產生較晚或者不能夠完整保存,削弱程度較弱。故本題答案選B。
55所有的錯誤決策都不可能不付出代價,但有的錯誤決策可能不造成嚴重后果。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A. 有的正確決策也可能付出代價,但所有的正確決策都不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B. 有的錯誤決策必然要付出代價,但所有的錯誤決策都不一定造成嚴重后果
C. 有的錯誤決策必然要付出代價,但所有的錯誤決策都可能不造成嚴重后果
D. 所有的錯誤決策都必然要付出代價。但有的錯誤決策不一定造成嚴重后果
參考答案:D
解析:解析:不可能不=必然,所以前半句等值于“所有的錯誤決策都必然付出代價”;可能不=不必然。所以后半句等值于“有的錯誤決策不必然造成嚴重后果”。因此,D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