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 |
第 6 頁:數量關系 |
第 10 頁:判斷推理 |
第 14 頁:資料分析 |
第 18 頁:常識判斷 |
二、閱讀理解
11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踏實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標.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與土地面積的一般數量關系,不能體現單位面積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體現人口與實際供養他的土地面積的關系。為了彌補這些缺陷,出現了一些新的補充性密度指標,如生理密度、農業密度等。而以面積計算的人口密度稱為人口的數學密度。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人口密度含義演變的原因
B. 補充性密度指標的產生過程
C. 人口密度的具體表現形式
D. 土地面積和人口成分的關系
參考答案:A
解析:從“人口密度”到“人口的數學密度”,其實是“人口密度”這一概念從粗劃分到細劃分的演變。文段的主體部分分析了“人口密度”存在的缺陷,意在說明人口密度含義演變的原因,A項正確。由“為了彌補這些缺陷,出現了一些新的補充性密度指標”可知,文段指出了補充性密度指標產生的原因,但并沒有提到過程,B項可排除;C、D兩項內容文段中沒有提到,應該排除。故選A。
12《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史,它以魯國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諸侯國,是魯人系統敘述春秋時期歷史的著作。《春秋》原出于魯國史官之手,后來經過孔子整理。孔子修《春秋》,體現了他的政治立場,達到“懲惡揚善”的目的,這就是“寓褒貶,別善惡”的春秋筆法。最能準確復述這段話主要意思的是( )。
A.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史
B. 《春秋》的主要內容和成書原因
C. 什么是春秋筆法
D. 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史《春秋》的主要內容及孔子整理編寫的目的
參考答案:D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分析歸納能力,在做此類題目時,要分析材料表達有幾層意思,然后歸納各層意思的要點。題干材料首先介紹了《春秋》的主要內容,這是第一層意思;然后表述了孔子修《春秋》的目的,這是第二層意思;由此可排除A、B、C項。故選D。
13閱讀下列短文,完成13-17題。
跟電視一樣,收視率對中國的電視和廣告行業而言,是個地地道道的舶來品,在中國的應用不過短短二十余年。由于這是一個全新的行業指標,因此不僅國內開展此類業務的經驗還有待摸索和積累,而且對這一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的專家和機構也少之又少。如此一來,在當前收視率已經被看作電視、廣告行業的通行貨幣的情況下,促進收視率調查的公開、透明和公正,就顯得尤為迫切。根據美國、英國等開展該項業務較早的國家的經驗,要真正實現收視率調查的公正、可信,不僅需要收視率調查機構本身的科學方法和誠信態度,更需要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調控及社會公眾的積極參與。而對于今天的中國來說,通過一組報道,讓更多公眾知道了收視率這個行業術語,了解了收視率調查的方法,未嘗不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另一方面,在獲得了準確可信的收視率后,更為重要的恐怕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收視率。說到底,收視率只是一個可供行業參考的數據,任何對其本身的攻擊都只是 ,而如何將它用得科學、用得合理,卻完全關乎從業人員的態度。
實際上,與收視率一樣,在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點擊率、電影票房、圖書銷售量、劇院上座率等一系列數字,也越來越多如被提及,儼然將成為衡量文化產業各門類發展水平的唯一標準。殊不知,文化產品質量的優劣,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的高低,卻遠不是幾個簡單的數字就可以量化評估的。一味地追求與商業利益掛鉤的數字效應,不僅不能反映產業發展的真實面貌,還難免使產業發展走向歧途。從這個意義上說,收視率造假事件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不僅更警惕“唯收視率是瞻”,更要警惕整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唯數字是瞻”。
第1段意在闡述這樣一種觀點,即( )。
A. 保證收視率公正可信的前提是了解收視率調查方法
B. 現在我國亟需促進收視率調查的公開、透明和公正
C. 目前在收視率調查方面我國仍需借鑒英、美等國經驗
D. 只有加強行業主管部門監控才能保證收視率的真實
參考答案:B
解析:本題可通過找尋中心句來判斷,“根據美國、英國等開展該項業務較早的國家的經驗,要真正實現收視率調查的公正、可信,不僅需要收視率調查機構本身的科學方法和誠信態度,更需要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調控及社會公眾的積極參與。”無論是C項的借鑒經驗、D項的加強監控還是A項的了解收視率調查方法,都是為了論述我國收視率調查需要公開、透明和公正這個核心。故選B。
14關于收視率,下列哪項與本文不符?( )
A. 收視率在我國是一個全新的行業指標
B. 收視率只是一個可供行業參考的依據
C. 收視率調查的經驗還有待進一步摸索和積累
D. 對收視率的態度和使用比收視率調查更重要
參考答案:D
解析:D項比較對象錯誤,由文章第二段首句可知,作者認為對收視率的態度和使用比收視率本身更重要,而非比收視率調查更重要。故選D。
15填入文中第2段劃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欲加之罪
B. 以偏概全
C. 欲蓋彌彰
D. 推波助瀾
參考答案:A
解析:欲加之罪:想要給人加上個罪名,指隨心所欲地誣陷人。這里指的是對收視率本身的攻擊其實就是“欲加之罪”。故選A。
16根據本文,合理而科學地使用收視率關鍵在于( )。
A. 行業專家和機構要深入研究
B. 行業的主管部門要加強監控
C. 行業的從業人員要端正態度
D. 收視率調查機構要公正可信
參考答案:C
解析:由“合理而科學地使用收視率”定位到文章第二段尾句“……而如何將它用得科學、用得合理,卻完全關乎從業人員的態度”。故選C。
17第3段旨在說明( )。
A. 簡單的數字無法準確量化評估文化產品質量
B. 要警惕數字效應對文化產業產生的負面影響
C. 收視率與網絡點擊率、電影票房等本質相同
D. 目前收視率造假的最大驅動力就是商業利益參考答案:B
解析:我們可以找到最后一段的結論句,即最后一句:從這個意義上說,收視率造假事件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不僅要警惕“唯收視率是瞻”,更要警惕整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唯數字是瞻”。故選B。18色盲也能成為天文學家嗎?事實上,天文學家日常分析的照片多數都是黑白的,我們在雜志和其他彩色印刷品上看到的五彩繽紛的天文照片,其實也是通過把多張望遠鏡拍攝的不同波段的黑白照片加工合成而來的。而且這些波段未必都在人類可見光的范圍內,所以即使對于視力正常的人來說,這些圖片也并非天體真正的顏色。
下列說法與文意相符的是( )。
A. 天文學家需要辨別可見光的顏色
B. 彩色的天文照片科學價值相對較低
C. 天文圖片是靠不同波段的彩色照片合成而來
D. 視力正常的人也不能完全識別天體本來的顏色
參考答案:D
解析:由“天文學家日常分析的照片多數都是黑白的”可知A項錯誤;B項文中未提及;由“其實也是通過把多張望遠鏡拍攝的不同波段的黑白照片加工合成而來的”可知C項錯誤。故選D。
19中國75%的電力來自煤炭,只有2.5%來自石油。因為大部分石油被汽車喝掉了,煤炭運輸成本高,中國鐵路的運力至少有一半都用在運煤上,目前很多火電廠的煤庫存都堅持不了一個星期,一旦鐵路運輸出現問題,直接后果就是拉閘。
上述文字意在強調( )。
A. 應增加利用石油發電的比例以規避風險
B. 過分依賴煤炭的電力生產結構存在弊端
C. 鐵路運輸的通暢關系著眾多火電廠的生產
D. 煤炭發電增加了鐵路運輸的負擔
參考答案:B
解析:由“中國75%的電力來自煤炭”可知,電力很依賴煤炭。而題干后面又強調煤炭對鐵路的依賴,因為煤炭靠鐵路運輸,一旦運輸出現問題,煤炭供應不足,只能強行斷電,這是過分依賴煤炭的電力生產結構存在的弊端。故選B。
20我國將著手研究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以避免異地參保者因無法拿到養老金而選擇退保問題的出現;將繼續推進城鎮醫保、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實現地市級統籌,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省級統籌或省級調劑制度。
以上這段話主要說明了( )。
A. 我國將進一步保障弱勢群體的經濟利益
B. 我國將推進職工保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C. 我國將研究養老金保險的全國統籌方案
D. 我國將推進各類國民基本保險的統籌分配
參考答案:D
解析:A項中,“弱勢群體”在文段中并沒有體現,屬于無中生有;B項中,引入新概念“職工”,屬于無中生有;C項內容只是文段的部分內容,屬于以偏概全。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