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5 頁:第二部分 數量關系 |
第 9 頁:第四部分 資料分析 |
第 12 頁:第五部分 常識判斷 |
第 14 頁:參考答案 |
101.D.[解析] 本題屬于計算題。最普通的方法是算出45歲以下每個年齡段需求人數所占比例,然后將16-24、25-34、35-44所占比例相加即可,如下表:
年齡 | 需求人數(人) | 比重(%) |
16-24 | 1280880 | 31.1 |
25-34 | 1496176 | 36.3 |
35-44 | 698181 | 16.9 |
45歲以上 | 206705 | 5 |
無要求 | 439313 | 10.7 |
合計 | 4121255 | 100 |
這樣計算量會很大,其實只要算出45歲以上以及無要求所占比例即可,表中所給數據都很大,但在看到所給四個選項中的具體比例后,可以對所有數據做近似處理,按照四舍五入處理掉后五位后可以很容易看出45歲以上以及無要求所占比例在10%-20%之間。所以選擇D選項。
102.B.[解析] 本題屬于計算題。實際上此題不具體計算也可得出答案,只要能根據求人倍率一欄找到求大于供(求人倍率大于1)的年齡段是16-24、25-34即可,很容易看出這兩個年齡段所占比例超過50%,通過上一題的結果,又可以得出剩下的三個年齡段所占比例大于30%,所以所求年齡段所占比例在50%-70%之間,所以選擇B選項。
103.D.[解析] 本題屬于比例計算題。需要做兩步轉換,首先要算出2007年第三季度每個年齡段所占的比例;其次要根據2007年第四季度求人倍率以及與上一季度相比變化情況,算出第三季度的求人倍率,找出供大于求(求人倍率小于1)的年齡段。如下表所示:
年齡 | 第四季度需求人數(人) | 與上季度相比(%) | 第三季度需求人數(人) | 所占比例 | 第四季度求人倍率 | 與上季度相比 | 第三季度求人倍率 |
16-24 | 1280880 | -1.7 | 1303032 | 31.9 | 1.01 | 0.06 | 0.95 |
25-34 | 1496176 | 4.2 | 1435869 | 35.1 | 1.07 | 0.04 | 1.03 |
35-44 | 698181 | -0.5 | 701689 | 17.2 | 0.93 | -0.03 | 0.96 |
45歲以上 | 206705 | -2.5 | 212005 | 5.2 | 0.63 | -0.25 | 0.88 |
無要求 | 439313 | 0.6 | 436692 | 10.7 | / | / | / |
合計 | 4121255 | 4089288 | 100 |
第三季度供大于求的有16-24,35-44和45歲以上三個年齡段,這三個年齡段占三季度總需求的比例約為(130+70+21)/409≈54%,所以選擇D選項。
104.C.[解析] 本題屬于總量計算題。根據2007年第四季度每個年齡段的求人倍率可以算出該年齡段的求職人數,相加即可得到結果。如下表:
年齡 | 第四季度需求人數(人) | 第四季度求人倍率 | 第四季度求職人數(人) |
16-24 | 1280880 | 1.01 | 1268198 |
25-34 | 1496176 | 1.07 | 1398295 |
35-44 | 698181 | 0.93 | 750732 |
45歲以上 | 206705 | 0.63 | 328103 |
無要求 | 439313 | / | / |
合計 | 4121255 | 3745329 |
在看到所給選項都是估算值后,具體計算過程中可以粗略計算。所以選擇C選項。
105.B.[解析]本題屬于文字分析題。
A選項:根據上題解析中的表格可以看出2007年第四季度需求人數大于求職人數,A項正確。
B選項:根據之前解析中的表格可以發現第四季度需求人數為4121255,大于第三季度的需求人數4089288,B項錯誤。
C選項:用人單位對16-34歲年齡段需求比例約為(13+15)/41≈68%,C項正確。
D選項:根據前題解析中的表格可以算出,2007年第四季度求職人數中16-34歲年齡段所占比例約為(13+14)/37≈73%,D項正確。
所以選擇B選項。
106.D.[解析] 本題屬于比較題。此題思路較為簡單,主要考查計算速度,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
年份 | 糧食產量(萬噸) | 增長率(%) |
2004 | 46947 | - |
2005 | 48402 | 3.10 |
2006 | 49804 | 2.90 |
2007 | 51160 | 2.72 |
2008 | 52850 | 3.30 |
所以選擇D選項。
107.A.[解析] 本題屬于比例計算題。注意到“2007年和2008年早稻產量基本持平”即可得出:2007年早稻產量≈2008年早稻產量=52850-12041-37651=3158萬噸,所以2007年早稻產量占2007年糧食總產量的比例為:6.2%,所以選擇A選項。
108.D.[解析] 本題屬于增長率計算題。2008年秋糧產量為37651萬噸,而2009年秋量產量一定大于2008年秋糧產量,四個選項中只有D項大于37651,所以選擇D選項。
109.C.[解析] 本題屬于比較題。從文字材料可以得知,2008年我國夏糧產量所占比重為:22.8%;而2007年我國夏糧產量所占比重為:22.9%。所以2008年我國夏糧產量所占比重比2007年減少了約22.9%-22.8%=0.1%,所以選擇C選項。
110.B.[解析] 本題屬于文字分析題。
A選項:2006年我國糧食產量約為50000,若按5%增長則2007年我國糧食產量約為52500,比實際51160高出很多,A項錯誤。
B選項:2008年我國糧食總產量比2006年增長幅度為:6.1%,B項正確;
C選項:由前面表格可以看出,我國糧食總產量增速最慢的是2007年,C項錯誤。
D選項:2007年夏糧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為22.9%,D項錯誤。所以選擇B選項。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答案、公務員真題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