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5 頁:第二部分 數量關系 |
第 6 頁: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
第 9 頁:第四部分 資料分析 |
第 11 頁:第五部分 常識判斷 |
第 13 頁:參考答案 |
21.【答案】D。解析:這段文字介紹了一種捉猴子的陷阱。從文段可以看出,沒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執著所俘虜,它只需將手放開就能縮回來,然而它卻不肯放下手中的食物,這才難逃被捉的命運。A項不對,猴子之所以被捉是由于它對手中的食物過于執著,不存在衡量利益大小的問題,排除。B項“學會變通”的表述過于籠統,沒有說明猴子執著的原因在于對食物的欲望,排除。C項強調“無欲”,但故事強調的是對欲望不要過于執著,側重點不同,排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22.【答案】B。解析:這段文字由世界上保護較好的一片原始森林——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日益縮減,引出雨林慘遭破壞的嚴峻形勢以及由此將造成的一系列嚴重后果,意在提醒人們雨林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A項只提到“形勢不容樂觀”,沒有談保護的重要性,排除。C項是保護雨林可能帶來的好處,不是文段主要說明的內容,排除。D項“沙漠化”是一位英國科學家的警告,說明的是雨林保護不力將產生的后果,排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23.【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同時”一詞,提示我們前后句子存在并列關系,“同時”前面講的是“受限制的行業”的發展情況,后面講的是“新的產業”的發展情況,題目問“前者”指代的內容,即“受限制的行業”的發展情況,故答案為C。
24.【答案】C。解析:文段通過與儒家的“道”對比,闡釋了老莊之“道”的特征。基于此種特征,老莊學說更能從精神上滿足人們對于生命的具有宗教意味的渴望,因而在魏晉時期蓬勃興起。故文段主要說明的是魏晉時期老莊學說興起的原因,即C項。
25.【答案】B。解析:B項不正確,原文只說“闌尾就不可能輕而易舉地培養出細菌”,而不是“闌尾不能培養出細菌”。
26.【答案】A。解析:作者在文段開頭即提出了問題:蘇州古典園林為什么被稱為“易園”?緊接著做出回答,“因為它體現了易經風水學中‘三易’原則”,然后就對“三易”原則進行具體解釋。最后則是對“三易”重要性的概括。故A項符合題意。
27.【答案】B。解析:文段共三句話,第一、二句話分述原因,第三句得出結論。因此,第三句為主旨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為勞形累心的名利位勢所遮蔽”說的是要注重學術倫理。B項表述與此一致,為正確答案。
28.【答案】B。解析:這段文字由“傳統文化申遺”意義重大,引出“要想使傳統文化真正發揚光大、深入人心,還有許多文章要做”,并進而對這里的“文章”進行了具體闡述,即“最重要的是要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使之與當代人的文化定位接軌”。B項表述與此一致,為正確答案。
29.【答案】A。解析:注意文中的數字。材料給出了一組數字的對比,對于將火星改造成“綠色星球”的設想,大多數科學家認為至少需要2萬到10萬年左右時間,而美國工程師羅伯特·祖柏林卻認為改造火星的過程大約只要1000年時間。這種數字對比手法的運用,很明顯是想讓讀者產生一種好奇心理,想知道人類在1000年間如何改造火星,自然而然地,作者接下來應該介紹羅伯特·祖柏林用1000年改造火星的設想,A項符合題意。
30.【答案】A。解析:文段以陀螺的生命在于旋轉為喻,說明民主決策的關鍵在于過程。故文段強調的是過程對于民主的重要性。本題答案選A。
31.【答案】D。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西南大石山區惡劣的自然條件。第二句話提出雖然有好政策,但仍有不少農民處于貧困狀態。這兩句話說明惡劣的自然環境是阻礙大石山區經濟發展的原因。文段未將大石山區與外部世界對比,排除A。B、C兩項文中均未提到。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32.【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紹了海綿效應及其積極作用,接著指出“海綿效應是不可持續的”,并解釋其原因。由此可知,文段論述的主題是“海綿效應”。再由轉折詞“但”可以看出,文段強調的是“海綿效應”的不可持續性。因其“不可持續”,對“海綿效應”的利用就應當適可而止。選項中只有C項既體現出對“海綿效應”“不能過分依賴”的態度,又兼顧“海綿效應”這一主題元素。
33.【答案】D。解析:通過分析可知,第④句中代詞“這”所指代內容應為“藏羚羊基因組序列圖譜”,與前一部分文字銜接緊密,故④應排在第一位,排除A、B。第①句講藏羚羊具有研究價值,而第②、③句均是講該圖譜繪制完成的意義,由②句“并且”可知②應緊跟在③之后,故正確答案為D。
34.【答案】A。解析:觀察選項,發現句①和句⑤是單純論述電視的。由句①中的“盡管如此”可推知,句①前的句子談論的應是電視的優點。故句①前應是句⑤。排除C、D兩項。句④是對句②中后一分句“新型傳播媒介的問世往往是與進一步的民主和開放聯系在一起的”的具體解釋。故句④應緊跟句②之后,排除B,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35.【答案】D。解析:我國經濟發展模式中存在著忽視公平的問題,正如世界銀行做出的報告所說,這樣使得收入差距不斷拉大,D項正確。A項表達的意思與原文表達的意思相反;B、C兩項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原文說的是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會使收入差距不斷拉大,而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模式有利于窮人。
36.【答案】B。解析:文段論述了感情的兩方面特點,“然而”之前的內容介紹了感情的個性、個人化,“然而”之后的內容論述了感情的社會性,B項最符合題意。A、C、D都過于片面。
37.【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介紹了現在各級政府只重視制造業發展而忽略服務業的現狀,然后指出這一現象引發的不良后果,即沒有把經濟的高增長轉化為就業的高增長。由此可見,文段主要想說的是服務業的發展與就業增長的關系,即D項。
38.【答案】C。解析:這段文字由醫學界流行的一句話引出我國抗生素濫用的現狀,進而對使用過程中的誤區和濫用的后果進行了分析,最后以專家的告誡結尾,說明控制濫用抗生素現象的急迫性和必要性。“使用須謹慎”不是文段主要說明的內容,“控制濫用”才是文段的重點,排除A。抗生素的銷售和管理文段并沒有涉及,之所以會濫用很大一方面原因是“一些醫生和患者甚至將抗生素視為萬能藥”,排除B。“抗生素研發面臨困境”沒有依據,文段只是拿研制抗生素的周期和細菌產生耐藥性的周期進行對比,借此說明控制濫用抗生素的必要性,排除D。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39.【答案】D。解析:由“真古跡使人留戀之處,在于它歷經滄桑直至如今,在它身邊生活,你才會覺得歷史至今還活著”可知,重建的古跡讓人感到難看正是因為它不具有真古跡“歷經滄桑直至如今”這一特點。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40.【答案】B。解析:這段文字主要講的是人受外界信息暗示性的問題。第一、二句從打哈欠的事例出發,引出了受暗示性的說法。第三句之后的內容主要介紹了如何通過一個實驗來測試個體受暗示性的強弱。A項說“從眾心理”,而文中談的是“受暗示性”,排除。C、D兩項都與文段無關,排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答案、公務員真題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