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部分中,選詞填空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許多小伙伴的難點,詞語的積累和學習需要循序漸進,我們不僅要積累一定的實詞和成語作為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仔細體會實詞或者成語之間的差異。有了科學的做題方法,讓我們的復習事半功倍。
一般有點基礎的同學都知道,選詞不能單純“我認為和我覺得”,需要客觀分析上下文意思,進而去推測空缺處詞義。一般情況下,在分析選項的詞語含義時候,都會用到詞語辨析。有些難詞,比如“濫觴”之類,可能大家見到后會覺得積累就好,勤能補拙嘛。但是,有些詞語明明認識又常用,放在一起卻不能準確辨析,真可謂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更何況,漢語有海量的詞匯,尤其備考經常是時間緊任務重的狀態,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呢?其實,掌握一套詞語分析的方法,往往會讓我們備考事半功倍,“造句”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已,接下來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方法——造句法。大家一起來造句,辨析“最熟悉的陌生人”。
造句法就適用于那些日常常用,但是卻很難分辨詞義差異的詞語。就是說,把他們放在一個生活中熟悉的語境中,進而感受他們的差別。比如:
1.禁止VS制止
首先這兩個詞都很常用,但是突然放在一起很多小伙伴就很難快速分辨出差異了。這個時候我們不妨使用造句法。
禁止:室內禁止吸煙。
制止:他在公共場所吸煙,多次制止無效。
這兩個句子都是常用的句式。通過這兩個“生活化”的句子,我們發現“禁止”多用于動作發生前,但是“制止”多用于行為發生過程中,制止的是具體的行為。這樣我們就辨析出了兩者差異。
2.微小VS細小
又是一組常見詞,我們同樣用造句的方式辨析差異。
微。何彝蝗话l現在我身邊有很多珍貴的東西,縱使只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微小的幸福始終在身邊。
這個裙子和那個只有微小的差別。
細。航衲瓯暮Γ芏嗉毿〉臉渲Χ純稣哿。
通過造句我們發現,“微小”可以用于抽象的事物,適用范圍比較寬!凹毿 敝荒苡糜诰唧w事物,適用范圍也比較窄。
3大勢所趨VS勢在必行
大勢所趨: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
勢在必行:改革開放勢在必行。
勢在必行的方案/舉措
一般我們知道,“大勢所趨”是指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勢在必行”是某件事根據實物發展的趨勢必須去做。但是通過造句我們還能更深的了解這兩個詞!按髣菟叀币话阕髻e語。但是“勢在必行”作謂語或定語。
這就是簡單卻好用的“造句法”,靈活掌握,讓選詞不再那么難。另外,再次提醒大家,選詞填空的積累和學習并非一日之功,不僅要勤于練習,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確分析上下文的技巧,仔細體會實詞或者成語之間的差異。相反,如果方法不對,只憑借錯誤的“語感”蒙題,只能是錯題的無限死循環。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