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簡答題 |
第 7 頁:名詞解釋 |
第 8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9 頁: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 )。
A. 只能是被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人
B. 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被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C. 不能是已死亡的人
D. 不能提起反訴
參考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當事人,1997年《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內容之一是區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以,A錯誤,被告人還可以是被自訴人提起自訴的;B錯誤,被追究刑事責任人首先是犯罪嫌疑人;D錯誤,自訴案件被告人可以提出反訴。
2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和其他相關規定,對于“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這類自訴案件( )。
A. 只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B. 可以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C. 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D. 可以由被害人自主選擇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中的任一個機關直接受理
參考答案:B
解析:《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六機關《規定》)第四條: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于其中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
3在刑事訴訟中,當事人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
A. 應當在開庭審理之前提出
B. 應當在審理過程中提出
C. 應當在一審宣判前提出
D. 應當在二審結束前提出
參考答案:C
解析:根據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回避可以在刑事訴訟程序開始后的任何訴訟階段提出申請和審核決定,一般應當在一審宣判前提出。也就是說,提出回避的期限一般在一審宣判前。
4我國的刑事訴訟中規定了刑事訴訟代理制度,下列人員中不能夠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人員是( )。
A. 自訴人的近親屬
B. 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C. 被害人的近親屬
D. 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參考答案:A
解析:《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托法定代理人。”
5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個別地區遇到特大案件時,常常在偵查階段即要求人民法院派員介入,名曰公檢法三機關聯合辦案,這種做法從法律上看( )。
A. 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互相配合的原則
B. 體現了我國的司法機關與西方國家司法機關本質上的不同
C. 違背了法律規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的原則
D. 符合我國刑事訴訟法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的目的
參考答案:C
解析: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七條可知C正確,需要注意的是“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原則應以分工為前提和基礎。
6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基本理論,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訴訟參與人指的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下列人員( )。
A. 參加刑事訴訟的公安人員、檢察人員和審判人員
B. 參加刑事訴訟的,除公安、檢察、審判人員以外的人員
C. 參加刑事訴訟的所有人員
D. 參加刑事訴訟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參考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訴訟參與人的范圍。A是專門機關的人員;C中的“所有人員”錯誤,例如刑訴中見證人、保證人等并不是法定的訴訟參與人;D是當事人,只是訴訟參與人之一,并非全部。
7從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基本理論上看,刑事訴訟程序意義上的被害人( )。
A. 是所有遭受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人
B. 可以是自訴人
C. 僅僅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
D. 可以指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參考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廣義和狹義被害人。廣義被害人指實體上的被害人。A即為實體意義上的被害人,這些人可以是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也可以是自訴人,還可以是D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但狹義被害人,即程序意義上的被害人僅指C,不包括其他。這種區分的關鍵在于他們的訴訟權利和義務不同。
8崔某因涉嫌盜竊他人5000元人民幣而被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由于本案的被害人是一名外國人,則本案的管轄法院應是( )。
A. 基層人民法院
B. 中級人民法院
C. 高級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法院
參考答案:A
解析:《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和第二十條。本題考查級別管轄,如果崔某是外國人,管轄法院應為中級人民法院。但對于我國公民侵犯外國人合法權益的事件,除非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否則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9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能夠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機關( )。
A. 只能是公安機關
B. 不能是人民法院
C. 可以是監獄
D. 不能是國家安全機關
參考答案:C
解析:《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五條。受理的含義: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監獄、國家安全機關、軍隊保衛部的受理即立案和偵查,人民法院的受理即立案和審判。
10在一起公訴案件的開庭審理時,被告人申請出庭的某公訴人回避,此時,有權對該公訴人是否應予回避作出決定的是( )。
A. 合議庭
B. 合議庭的審判長
C. 人民法院院長或審判委員會
D. 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
參考答案:D
解析:《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公訴人屬檢察人員,其回避應當由其檢察長決定,如果該公訴人是檢察員,則由該院檢察委員會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