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醫院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可以根據服務活動開展的場所和內容分為醫院門診、住院病房、出院跟進、家庭醫療以及臨終關懷等不同的社會工作的方法。
1在醫院門診部的工作方法
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要求開展各種服務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預約服務對于有特殊需要的患者,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的特殊需要安排彈性服務,幫助患者預約特別的門診。
(2)接診服務對于普通門診患者,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為他們提供接診服務。醫務社會工作者在撰寫接診記錄時需要注意:①語言簡明扼要、通順;②記錄內容力求完整;③書寫的方式符合機構統一使用和存檔的要求;④正確使用專業術語;⑤內容準確,針對性強。
(3)診斷及后續服務包括:①參與診斷;②簡短輔導;③住院安排。
(4)醫院宣傳服務包括:①一般門診患者離開醫院之前,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向他們宣傳醫院的各服務部門以及每個服務部門的服務內容,幫助患者了解醫院可以為他們提供哪些方面的治療和幫助,便于后續的治療和康復;②對于需要住院的患者,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向他們宣傳醫院的各服務部門及服務的內容,使患者了解醫院的基本服務狀況,便于患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理智的選擇。
2醫院住院病房內的工作方法
醫院住院病房內的工作方法有:①住院患者的社會及心理狀況的評估;②參與病房巡診;③協調各科的醫療人員;④復雜病例個案處理;⑤住院患者的小組工作,包括患者小組、患者家屬小組、醫生與患者小組;⑥社會生活的復原。
3出院跟進的工作方法
(1)制訂出院計劃 患者出院后,社會工作者需要明確哪些醫院或者就近診所可為患者提供繼續治療,并幫助家屬了解如何照顧好患者,解決家庭護理中的問題。
(2)輔導家屬照顧患者 患者出院后,社會工作者需要幫助家屬做好照顧患者的準備。(3)協助家屬與患者一起設計跟進服務方案 患者出院后,社會工作者仍需要跟進經過家庭護理后的患者的情況,協助患者及其家屬一起制訂康復期間的后續計劃。直到患者的病情穩定,完全不需要護理為止。
4家庭醫療的工作方法
(1)對長期慢性病人的家庭醫療包括:①評估長期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明確需要開展的服務活動;②擬訂服務的具體計劃,包括患者生理指標的維護、家庭護理人員的培訓和醫務人員的定期查訪等;③尋求社會資源,拓展有效的轉介程序,減輕醫生和患者的負擔;④給予家庭照顧者必要的關懷和支持。
(2)連接家庭和社區衛生服務 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與社區或公共衛生部門合作,加強與出院的患者及其家屬、社區衛生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聯絡,保證患者及其家屬隨時可以獲得必要的醫療資源和服務。
(3)尋求社會資源,減輕家屬壓力 在不傷害患者自尊心的前提下,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在政府的社會福利單位內為患者及其家屬尋求社會資源,保證家屬在接納出院患者的同時,維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不給家屬造成長期的精神方面的壓力。
5臨終關懷的工作方法
(1)滿足臨終患者的基本需求
①生理需求的滿足包括:a.安排適宜的環境,既安靜又方便搶救,但不要過早進入單間和重癥監護室(ICU);b.給予舒適、安全的體位,協助其翻身;c.鼓勵患者進食,防止虛脫和并發癥;d.保持清潔衛生,維持患者的自尊,預防感染的發生;e.盡量減輕臨終患者的疼痛。
②心理需求的滿足 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為臨終患者做心理撫慰,滿足患者未了的心愿。
(2)對臨終患者進行死亡教育 包括:①對患者進行死亡教育;②對社會進行臨終關懷教育。
(3)陪伴臨終患者 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陪伴臨終患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讓他們的權利能夠得到尊重和保護。具體而言,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開展的服務活動包括:①幫助臨終患者回顧生命,完成未了的事情,緩解心理的壓力;②安慰臨終患者,告訴他們已完成所有事情,讓其安心度過最后的生命時光;③運用放松技巧處理臨終患者對健康問題的焦慮;④讓醫生采用充足、合適的鎮痛藥物減緩臨終患者對死亡的恐懼和痛苦。
(4)輔導臨終患者家屬 包括:①家屬的臨終關懷輔導;②家屬的悲傷輔導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