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格律詩是形式上具有一定規則的詩歌。中國古典格律詩常見形式有四種:五言絕句(全詩四句,五言一句,共20字)、五言律詩(全詩八句,五言一句,共40字)、七言絕句(全詩四句,七言一句,共28字)、七言律詩(全詩八句,七言一句,共56字)。
格律詩每句字數一定,節拍相同,節奏感非常強,誦讀時應注意節奏的整齊勻稱。根據詩歌內容,五言詩每句可分作兩個語節(“二、三”格式)來誦讀,如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是多少?”。亦可分作三個語節(“二、二、一”格式)來誦讀,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七言詩每句可分作三個語節(“二、二、三”格式)來誦讀,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亦可分作四個語節來誦讀,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語節和語節之間通過適當拖音加頓息的方式連接,拖音時間和頓息時間可長可短,通常五言句第一語節后的拖音和頓息時間稍長,七言句第二語節后的拖音和頓息時間稍長。
格律詩不但節奏整齊,而且押韻和諧。無論是絕句還是律詩,通常雙句押韻單句不押韻,首句有時也押韻。雙句最后一個音節為韻腳,,全詩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誦讀格律詩,不可以將韻腳含含糊糊一帶而過,應適當加以強調。即便韻腳不是重音,也應比非韻腳音節誦讀得響亮突出一些,這樣可以給人和諧優美、委婉動聽的詩的美的感受。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其中一、二、四句押韻,押平聲韻遙迢轍ao、iao,韻腳是“高”、“絳”、“刀”。誦讀時應適當強調韻腳“高”、“絳”、“刀”的讀音,使之清晰響亮、和諧動聽。
除了節奏和韻腳之外,誦讀格律詩還應注意平仄。平仄是指聲調的抑揚,平即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仄即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入聲在普通話里已不復存在,分別歸入陰、陽、上、去四聲)。古人寫詩,對平仄要求相當嚴格。有本句交替、對句對立、上下相黏之說。即一句之內平仄交替,一聯之內上句和下句平仄相對,兩聯之間上聯下句和下聯上句平仄一致。
例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平仄平平仄),黃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窮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層樓(仄仄仄平平)。”
平聲字高揚,仄聲字低抑。格律詩在字數、語節、韻腳已定情況下,有了平仄,誦讀起來語勢將更為錯落有致,節奏回環也將更加鮮明。
誦讀格律詩,強調平仄但不必拘泥平仄。這是指沒有必要把入聲字讀成又短又促的古入聲調子,而應按照普通話標準音讀。入聲字按照普通話標準音讀,可能會出現上下句平仄不相對情況,這時只要通過適當的誦讀技巧處理,就可以使平仄不相對情況得到改觀。比如誦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兩句,本來上句的“識”是古入聲字,和下句的平聲字“緣”平仄相對,但“識”若按普通話標準音讀陽平,就變得和“緣”不相對而相同了。怎么辦?這時只要把陽平“識”的陽平時值讀短促一些,不相對的情況就可以得到改觀。因為陽平讀短促一些,就顯得不那么高揚,進而與高揚的“緣”形成基本相對的聽感性質。凡是現在讀陰平、陽平的古入聲字,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處理。
格律詩除講究平仄外,還講究對仗。對仗就是結構相同、詞性相同、詞義相對的上句和下句組成對偶句,比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句。誦讀這樣的對偶句,應注意上下句的重音、節拍都要上下成對,以形成整齊優美、和諧悅耳的效果。
誦讀格律詩,除了注意詩的形式外,更應注意詩的意境,盡可能準確表達出詩人的真實情懷。比如唐代詩人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是一首五言絕句,全詩20字。前兩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寫眼睛看到的景象和耳朵聽到的聲音。空蕩的山中,看不到行人,說明了“靜”。但“靜”并不是萬籟無聲,正是因為“靜”才能聽到看不見的人說話的聲音。有靜有動,一幅優美的有聲畫面油然而生。后兩句“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描寫深林夕照。“深林”“青苔”構成一片清幽的境界,一縷夕陽更為畫面添了些許生機,使人感到溫暖而舒適。四句詩所表現出的聲息、動態、色彩,仿佛可見可聞,給人詩情畫意、身臨其境之感。經過體會和想象,將自己化入詩中感受,然后通過語調的變化,傳達出詩歌優美靜謐、引人入勝的意境。
古人寫詩常以景托情,借所描寫的景象來抒發自己的情懷。誦讀格律詩之前,可了解一下詩人的身世境遇,然后琢磨詩中字詞的含義,以此了解詩人的情懷。
相關推薦:普通話考試說話例文:安詳,優良的生命質地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