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論
1、心理學:一門以解釋、預測和調控人的行為為目的,通過研究分析人的行為,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
2、心理學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性質。3.是一門具有長遠歷史但又很年輕的科學。
4心理學流派 |
代表人物 |
主要思想 |
構造主義心理學 |
馮特、鐵欽納 |
主要研究意識的結構,強調內省方法 |
機能主義心理學 |
詹姆斯、杜威 |
強調研究意識的功能和目的 |
行為主義心理學 |
華生、斯金納 |
研究“刺激—反應”,主張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 |
格式塔心理學 |
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
(德國出現的心理學派別) |
精神分析學派 |
[奧地利]弗洛伊德 |
/ |
人本主義心理學 |
馬斯洛、羅杰斯 |
人本主義是注重人的獨特性,主張人是一種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個人發展的潛能,與動物本質上完全不同。 |
認知心理學 |
皮亞杰、奈瑟 |
/ |
5、馮特與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的始祖。
6、1913年,華生發表了《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眼中所看的心理學》,標志著行為主義的誕生。
7、華生持“環境決定論”,他說:你給我一打兒童,在一個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環境中,不管他的天資、能力、父母的職業和種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們培養成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8、美國心理學家奈瑟——《認知心理學》——標志著認知心理學的誕生。
9、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什么?(簡答題)
⑴理論領域:①實驗與認知心理學;②人格與社會心理學;③發展心理學;④心理測量學;⑤生理心理學。
⑵應用領域:①臨床與咨詢心理學;②教育與學校心理學;③工業與組織心理學;④廣告與消費心理;⑤法律與犯罪
10、心理學的基本方法有觀察法、測驗法、實驗法和調查法等。
⑴觀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對人的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觀察并記錄,然后對所記錄進行分析,以期發現心理活動變化和發展的規律的方法。
⑵測驗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為工具,對個體的心理特征進行間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結論的研究方法。
⑶實驗法是指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行為或者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
⑷調查法是指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次來分析、推測群體的態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調查法分為問卷法和談話法兩種方式。
11、觀察法的使用條件:對所研究的對象處于多種原因無法進行控制的情況,以及研究對象,在控制條件下會發現質的改變,或由于道德倫理等因素不應該對之進行控制的那些行為。
12、觀察法的特點:⑴優點:對被觀察者的行為進行直接的了解,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保持資料客觀性和真實性。
⑵缺點:處于被動的地位,實驗者只能消極地等待預期的行為出現,而且自然條件下的行為很難按照人的主觀意愿發展,因此觀察的結果難于重復。此外,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還容易受到觀察者的預期和偏見的影響。
13、測驗法的研究領域(作用):⑴了解個體或團體的心理特征
⑵用來探討心理特征與外界因素的關系
⑶通過對不同的人進行相同的測驗,可以比較不同個體或團體之間的心理差異。
使用測驗法的時候,必須注意測驗的目的及其使用的目標群體遵照規定的方法實施,才能收到應用的效果。
14、實驗法有三類變量:⑴自變量,即實驗者控制的刺激條件或實驗條件。
⑵因變量,即反應變量,是實驗者所要測定和研究的行為和心理活動。⑶控制變量
15、實驗法有兩種,自然實驗和實驗室實驗。(兩者唯一區別:控制的嚴格性)
⑴自然實驗也叫現場實驗,在實際生活情景中;⑵實驗室實驗:在實驗條件嚴格控制下。
16、學習心理學的意義:⑴認識內外世界;⑵調整和控制行為;⑶直接應用在實際工作上。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