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課程概述 |
第 2 頁:第二節 課程設計 |
第 3 頁:第三節 我國小學課程 |
第二節 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
課程設計是指課程結構的編制,既包括課程體系結構整體的編制,也包括具體課程的編制。
二、課程計劃
(一)課程計劃的概念
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學科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并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二)課程計劃制定的依據
(三)課程計劃的構成
課程計劃的基本內容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教學科目的設置
2.學科順序
3.課時分配
4.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
三、教掌大綱
(一)教學大綱的概念
教學大綱即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二)教學大綱的構成
1.說明部分
2.本文部分
3.其他
(三)教學大綱對學校和教師的指導意義
第一,教學大綱是國家對各門學科的教學提出的統一要求和具體規格,是國家對學校教學實行領導的一種重要工具,加強教學的計劃性,保證教學的質量。
第二,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第三,學校和教師應全面徹底地領會課程標準的內容、體系和精神實質,按照教學大綱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
第四,教學大綱是衡攝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四、教科書
(一)教科書的概念
教科書又稱課本,它是根據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科書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
(二)教科書的結構
由目錄、課文、習題、圖表、注釋、附錄等部分構成。在教材的編排上,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編排通常采取直線式和螺旋式兩種。學生的認識過程是螺旋式上升的。直絨式編排可以減少重復,節約時間和精力。
(六)教科書在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正確使用教科書應做到:
第一,認真鉆研和深刻理解教科書中各章、節、目之間,各篇范文之間的聯系,從整體上掌握教科書的框架、脈絡、知識、技能體系,并且通過教學,使學生也要理解和大體掌握。
第二,透徹理解教科書中每個章節的內容,備課中圍繞教學重點、難點、關鍵設計教學過程,設法調動一切教學手段,把重點和難點化為學生可以接受的信息。
第三,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科書,包括有關圖表、附錄都應當重視。教師的講授應以教科書為基本依據,不脫離教科書,但又不應照本宣科。
第四,由于最新的科學成果尚未在教科書中及時得到反映,教師還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知識基礎等實際情況,靈活引進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為學生能理解的有關學科的新知識。
第五,能結合本地區的需要,適當補充本民族、本地區鄉土教材。
第六,在教學中,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充分運用好教科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