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學習動機概述 |
第 2 頁:第二節 學習動機的理論 |
第四章 學習動機
第一節 學習動機概述
一、學習動譏的含義與結構
(一)動機及其功能
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種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動機會促使人產生某種活動;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動機的作用下,人的行為將指向某一目標;三是強化功能,即當活動產生以后,動機可以維持和調整活動。
(二)學習動機及其基本結構
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兩者相互作用形成學習的動機系統。
1.學習需要與內驅力
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
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內驅力組成,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①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識、系統地闡述并解決問題的需要。②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③附屬內驅力是指個體為了獲得長者(如教師、家長等)的贊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
在兒童早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他們努力獲得學業成就。主要是為了實現家長的期待,并得到家長的贊許。到了兒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屬內驅力的強度有所減弱,來自同伴、集體的贊許和認可逐漸替代了對長者的依附。在這期間,贏得同伴的贊許就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動機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滿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從中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
2.學習期待與誘因(理)
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
二、學習動機的種類
(一)高尚的動機與低級的動機
(二)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理)
(三)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外部動機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
外在學習動機的實質仍然是一種學習的內部動力
三、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并不是直接的,它們之間往往以學習行為為中介。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卻不是決定學習活動的唯一條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