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教學應變與教育機智
【教學應變技能的概念及特點】
(一)教學應變技能的概念
教學應變技能是教師在教學中面對突發性教育情境做出快速、恰當處理的隨機應變的行為方式。教師應變中的“變”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變化。這種變化既包括與教學內容、教學任務有關的變化,也包括與之無關但會影響教學進程的變化。教學應變中的“應”主要是指教師面對課堂教學變化所采取的種種措施,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體現。
教學始終是處于動態變化之中。教學設計要受到師生的知識、技能、心理發展等多種內部因素的影響,同時又受到教材內容與形式、教學目標、教學設備等外部因素的制約。所以課堂教學應當根據主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當教學中出現突發事件時,教師必須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調整、改變教學設計和教學進程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情境。所以,變是必然的,不變是相對的。教師的變具有一定的被動性,但只要教師積極可變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表現出應變中的主動性。教師是否具備好的應變能力,是能否上好課的重要因素,它對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教師具有較好的應變能力,在其授課中就能從容不迫、隨機應變地組織教學,即使課堂上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也能臨“危”不亂,坦然處之,采用恰如其分的方法和手段,妥善加以解決。如果教師缺乏一定的應變能力,只會照本宣科,機械地履行教案。一旦課上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就會束手無策、亂了方寸,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必然影響教學效果,甚至導致課的失敗。
(二)教學應變技能的特點
教學應變技能具有以下特征∶
1.突發性
它是指課堂中偶發事件的出現,往往具有突然性,教師無法估計,它會在什么時候出現,很難事先作出具體的應變準備,這一特點更加體現了課堂應變能力的難能可貴。
2.快速性
當課堂上某一偶發事件突然發生后,它根本不允許教師仔細基本考慮,而要求教師以最快的速度迅速處理,哪怕是遲疑片刻,就可能使課堂出現混亂的局面。快速性是課堂應變的靈魂。
3.準確性
應變活動不僅要求反應迅速,而且還要準確,也就是要抓住問題的本質,對癥下藥。
4.巧妙性
指的是策略的巧妙,既指方法巧,也指時機巧,還指分寸巧;既要因勢利導,還要適度,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
5.啟發性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課堂教學應變的本質特征。啟發誘導,就是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情境,依據學生思維的發展趨勢,調動已知去認識未知,運用已能去解決未能。教學時,教師的機智往往表現在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地去開拓學生的思路上。
6.靈活性
馬卡連柯說過∶“教育的技巧在于隨機應變。”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一節課45分鐘,盡管老師在課前準備了周詳的教案,但課堂上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形總時有發生;有時學生還會提出一些與教學內容毫不相關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靈活運用知識、機智地在瞬間作出果決的判斷和機敏的反應。靈活性,是課堂教學機智的一個顯著特點。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