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點三 中小學教育研究的方式
中小學教育研究中,可以使用調查研究、行動研究、經驗研究、個案研究、敘事研究、實驗研究等多種研究方式。
(一)調查研究
1.調查研究的含義
調查研究與其他研究方式的區別之處在于“調查”。什么是“調查”呢?《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是,“調查”是指為了了解情況而進行考察。因而,調查研究是有目的、有計劃和系統地了解教育教學現狀,以加強對其客觀認識的一項研究。目的性、計劃性、系統性、客觀性是調查研究的重要特征。平時偶爾的一次觀察或訪談不能稱為調查研究。
2.調查研究的意義
調查研究在教育實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皼]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說明了調查研究的意義。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研究事實,就沒有預見,就沒有創造,就沒有豐富而完滿的精神生活,就不會對工作發生興趣……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法、新的特點和新的細節!睉撜f,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分析事實”“從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法、新的特點和新的細節”等都應該需要通過調查研究來實現。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調查研究的意義,即幫助研究人員了解客觀事實,加強對教育教學實踐的科學認識。
3.調查研究的步驟
、贉蕚潆A段。確定調查的基本要素,如調查的范圍、時間、地點、人員、具體方法及相關的經費和物力保障。
、谥朴喺{查計劃。確定調查過程中的各個步驟,包括其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人員及其所負責的工作等。
③制定調查工具,做好人、財、物等方面的準備工作。
、茉囌{查。通過嘗試,分析所擬定的調查計劃和調查工作是否具有可行性,并針對問題進行修改。
、輰嵤┱{查。
、拚砗头治稣{查資料,得出調查結果。
、咦珜懻{查報告。對研究的問題做出詳細分析,并對相關工作提出建議。
(二)行動研究
1.行動研究的含義
教育實踐工作者為改善教育教學實踐而開展的研究稱為行動研究。行動研究重點在于解決“怎么辦”的問題。
2.行動研究的特征
①目的就是為了改進實踐。行動研究直接探討如何改進實踐,這一點將之與其他研究方式區別開來。
②研究的內容是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墼谌粘5慕逃虒W中進行研究,研究與教學是合為一體的。
、苎芯康难h性。由于研究具有循環性,因而在研究中,根據實際情況可不斷更改計劃中的行動措施。
3.行動研究的步驟
、侔l現問題。行動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育教學實踐,需要從實踐中尋找值得研究的問題。
②分析問題。對問題加以聚焦與界定,診斷問題產生的原因,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
、墼O計研究方案。具體地確定問題解決的目標、研究的具體內容、參與的人員、如何提供研究的條件、研究的進度安排、資料收集的方式和研究效果的評價。
、苎芯繉嵤┡c資料收集。根據方案,把解決問題、改進實踐的具體措施有計劃地落實到實踐中,同時,收集實施中的資料。
、菘偨Y與反思,確定下一步研究問題。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分析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接下來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然后開始下一個循環的研究。
、拚砗头治鲑Y料,撰寫研究報告。在問題得到最終解決后,對研究中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撰寫研究報告。
(三)經驗研究
1.經驗研究的含義
經驗研究是指教師通過回顧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研究的一種研究方式。經驗研究不同于經驗總結,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于前者是“研究”,因而應有研究的目的,有創新性的結果,而后者不一定具有這兩個特征。
進行經驗研究的前提是教師要有經驗。教師的經驗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形成的有價值的體會、認識和技能。“有價值”是經驗的重要特征,是其與“經歷”相區別的方面。因此,并不是有經歷就有經驗。一個人總是在一個地方被絆倒卻不知道被絆倒的原因,就是有經歷沒有經驗。
2.經驗研究的過程
①積累經驗,提煉問題:積累有價值的經驗,從中提煉出主題,即研究的問題。教師工作中有很多方面的經驗,但是要研究的話不能面面俱到,應該圍繞一定的主題進行。因此,首先要從經驗中提煉出有待分析的主題。
、诜治鼋涷灐7治鼋涷炛杂袃r值,是因為它能讓人靜下心來反思可以得出什么樣的啟示,有哪些方面今后可進一步推廣和深化。對于不成功的方面,也可以分析失敗的原因及應該吸取的教訓。
、圩珜懡涷炑芯空撐。一般應該包括“經驗是什么”、反思與體會、今后擴大應用的想法、在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的計劃等內容。
(四)個案研究
1.個案研究的含義
個案研究是指對某一現象、事件或某個人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教育領域中的個案研究是指個案研究應用于教育情境解決教育問題或建立理論的一種研究方法。
2.個案研究的特征
、傺芯康莫毺匦浴C恳粋個案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個案研究具有獨特性。在研究中,可以將某一個案的研究成果作為其他個案的參考,但是不能完全照搬。
、谘芯康娜嫘。運用多種方法從多個方面對個案進行全面的分析,深入剖析。
3.個案研究的步驟
、俅_定個案。根據研究目的和問題,確定所要研究的具體個案。如要研究行為有偏差的學生,就應該選擇有行為偏差的學生來進行研究。
、谑占瘋案資料。運用多種方法,全面地收集個案的資料,以進行深入分析。
③分析和整理資料,尋找問題解決方案。
④方案實施。將所提出的方案應用于實踐中,分析其適用性。當方案無效或又出現新問題時,再回到前一步驟,重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循環反復,起到最終解決問題的作用。
、菹到y梳理和分析研究過程,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
4.個案研究報告的寫作
個案研究報告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①基本資料。個案撰寫者的基本信息、個案研究中主要人物的關鍵信息(需要呈現哪些關鍵信息,視具體情況而定)。
、趥案背景。有關個案的時間、地點和來源等背景信息。
、蹅案的具體內容。即個案中事件發生的具體過程。
、苁崂砗头治。對個案進行研究性質的分析。
、莞邢肱c啟發。研究者從個案中有什么感想,得到什么樣的啟發。
(五)敘事研究
1.敘事研究的含義
敘事即敘述故事,即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講故事。敘事研究是指通過口頭或書面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研究。這種研究強調個人經驗的原始性、情境性和真實性。敘事研究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教師自傳型敘事,即通過教師個人敘述自己的成長經歷來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改進,以促進自身經驗的積累和生長。
教育敘事研究的優點是:可以真實、具體地呈現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幫助教師關注日常實踐中的細微環節,培養教師對自我的反思與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促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得到切實的改進。
2.敘事研究的特征
、俪尸F事件情節。敘事研究中所敘述的故事要具有完整的情節,以詳細、具體地呈現教育教學的過程,以故事的情節感染人和說服人。
②重視背景。故事總是在一定背景下產生的,背景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前因后果需要呈現出來。例如,教室的布置情況是課堂教學故事的一個背景因素。
、弁癸@個人。呈現個人的經驗和感受。
、苤匾暦此肌⑹碌哪康牟⒉皇菫榱恕爸v故事”,而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得失情況和改進策略。反思體現了敘事研究的研究性,將之與一般的講故事區別開來。
3.敘事研究的步驟
①發現研究問題。如前所述,研究始于問題,敘事研究也是先有問題再有“敘事”。
②尋找敘事對象。根據研究問題,尋找合適的敘事對象。當然,問題的發現離不開敘事中“故事”的主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主人都適合作為敘事對象。需要根據所確定的具體問題,以及研究的具體條件,選擇適合的敘事對象。
③搜集故事。從所選擇的敘事對象那里搜集具體的故事。
④撰寫故事。即具體的“敘事”過程。
、莘治龉适,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
(六)實驗研究
1.實驗研究的含義
實驗研究是指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問題的一種研究方式,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創設一定的條件,人為地變革研究對象,從而驗證研究假設,探討教育現象因果關系,揭示教育工作規律的一種研究。實驗研究是中小學教育科研中要求較高的一種研究方式。
2.實驗研究中的幾個常用概念
變量:隨著條件或情境的變化而在數量或性質方面發展變化的人、事物或現象的某方面特性。自變量:能引起被研究的特性發生變化的變量。
因變量:指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變量。
常量:僅有一個不變值的某個概念。
被試:被研究的對象。
抽樣:從一個總體中選取一部分作為被研究者的過程。總體又被稱為全體,抽取的那一部分叫作樣本。
前測:研究之前的有關測量數據。
后測:研究之后的有關測量數據。
3.實驗研究的步驟
、賹嶒炘O計。確定具體的研究問題,形成研究假設,構建實驗框架,選擇被試,確定實驗中的干擾因素和控制方法,撰寫實驗方案。
、趯嶒瀸嵤。
③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分析變量之間的關系,得出實驗結論。
、茏珜憣嶒瀳蟾妗
⑤進行擴大實驗或重復實驗,以進~步推廣或驗證實驗結論。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全真卷匯總| 《小學綜合素質》章節習題
2016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各類試題匯總 | 《小學綜合素質》提分卷匯總
2016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模擬試題 | 《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