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分題型匯總 |
第 2 頁:專攻難度較大的題目 |
專攻難度較大的題目
通過幾輪的復習和總攻,大家對單選、多選、簡答等題型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真正的拔高題也是大家最容易失分的部分是論述、案例分析或作文題。那么,大家就應該針對這樣的題型,做到坐下來鉆進去,用專門的時間段來整理和鉆研論述、案例分析或作文題,總結論述、案例分析或作文題的解題技巧,多加練習,熟練掌握。
論述、案例分析或作文題是難度較大的題口,不是考生掌握了基礎知識之后,自己就能做出來的。需要總結一些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下面我們針對每一題舉例說明:
(1)論述題:自己總結簡答與論述的區別在哪里?
如下面這題:
有部分學校領導認為,只要學生學習好,考分高,就是辦學質量高,于是以創建名校為目標,狠抓智育,以考分為唯一標準去衡量學生的優劣和教師的教學。結果少數尖子生上去了,大多數學生都處于一般化水平。由于學習的壓力致使不少學生出現了身體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問題。試析:
這種辦學思想和做法是否符合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出題思路】本題考查考生對教育口的基本精神的掌握。
【老師點睛】
①這種辦學思想和做法不符合教育口的的基本精神。
②現階段我國的教育口的表述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口的的這一表述體現了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現階段我國教育口的的基本精神:首先,國家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其次,我們要求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所以,名校不僅僅是依靠少數優秀學生為學校樹品牌,而是建立在所有的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最后,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打破應試教育背景下“高分低能”的現象。
(2)總結案例分析的一些萬能的答題角度。
如下面這題:
課堂上有位學生指出老師對某個問題的解釋有錯誤。老師當時就惱怒起來“某某同學,算你厲害,老師不如你,以后老師的課由你上好了!”全班同學隨老師一起嘲笑這位學生,從此該生在課堂上不發現問題,也不主動回答問題了。
請你從所學的教育學理論出發談談這個教育問題。
總結案例中常用的十八種萬能答題角度:如職業道德,教師素養,法律法規,新課程改革。
【老師點睛】
①這位教師的行為是錯誤的。
②根據教師職業素養的要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這位教師直接嚴厲地批評學生,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不符合教師職業素養。
③根據新課改要求的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是教學相長的。而這位教師沒有抓住學生給自己提出的意見促進自己的成長。不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相長原則。
④根據《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體罰違背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權,是違法行為。
⑤根據教師素養的要求,教師不僅僅需要具備知識素養,更重要的是具備教學能力素養和道德素養。這位教師的行為傷害了學生的自尊,是自身道德素養和教學能力素養不足的表現。⑥根據以上分析,所以這位教師的行為是錯誤的。
除此以外,案例分析在答題的要求和格式方面都有一些特別的要求。希望各位考生加以注意。
(3)寫作題
請根據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學記》
【老師點睛】
這一段文字的含義是:學習的人有四種過失,教學的人一定要知道它。人在求學時,有的失于貪多,有的失于寡少,有的失于輕視,有的失于中止。這四樣,是不同的心理。知道他的心理,然后能夠挽救他的過失。教育者,是使人增長美善而挽救其過失的人。
考生可以從自己對長善救失的理解寫說明文、議論文,還可以寫教學敘事、案例來說明教師教學中長善救失的重大作用。
(4)尋找本省所有歷年真題(或參加真題演練班)有針對性演練。
這樣做的口的有三個:
首先,補充超綱題。教師招聘考試難度較大,有很多題口是超綱題。考生考試過程中需要做到把書讀薄,然后再把薄書讀厚的過程。把書讀厚的過程就是補充一些超綱題。
其次,了解本省考試特點。比如有些地區考作文題,有些地區不考作文題。有些地區習慣案例分析出兩道題,有些地區沒有案例分析。并不是一個模板通用所有地區,考生需要收集本地歷年真題。
最后,很好地總結歷年題口中多次出現的重復題,熟悉重要知識點,對出現頻次特別高的題口重點掌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