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
——《寒號鳥》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一、體現課改理念的“教學觀”。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崔允漷主編,《有效教學》P20)“教學就是以課程內容為中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開展的學習活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謝利民主編,《教學設計應用指導》P1)“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二、實施教學評價,實現教學活動的完整性、專業性。根據發展性評價的理念,教學評價已經不是教或學一個階段之后再來評的一個環節,“一種完整的教育教學活動至少要回答以下四個核心問題:“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只有這四個問題具有邏輯上和行動上的一致性,才能說該教育教學活動是完整的、專業的。”(《基于課程標準:讓教學“回家”》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崔允漷,刊登在《基礎教育課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學習、評價是三位一體的關系,評價與教學、學習緊密地絞纏在一起,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通過評價實現教與學的共同發展。
三、實現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四、體現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學過程的中心既不是單純的學生,也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的辯證法就是,教師和學生是教或學的中心人物。”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鐘啟泉 崔允漷 張華主編,朱慕菊主審,《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P219)
教科書分析:
1.課文是一篇寓言小故事,通過講述一只喜鵲和一只寒號鳥對做窩過冬的態度、表現和結果,生動有趣、具體形象地告訴學生一個道理:要認真對待生活,不能得過且過,更不能懶惰,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2.本課是二年級上學期的課文,學習語言運用的任務比一年級重了,但是“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這一個課標要求沒有變;而且,由于課文數量的減少,課文的識字寫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學時間、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識字與寫字”這個教學重點。
3.課后思考題:“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要求學生能提取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過冬的態度和表現的語句,然后通過理解整合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這個思考題體現了“學閱讀”和“學表達”的語言運用要求,需要學生經歷從閱讀理解到內化轉換再到說話表達的學習語言運用的全過程,對于剛剛二年級上學期的學生來說是難點。組織學生親歷這個學習語言運用的全過程,是突破難點的保障。
4.課后“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的練習,是后補短語的初步認識。1.要把握“初步認識”這個目標水平;2.不宜向學生講述名詞術語;3.由于提供的樣子不完全是課文中的句子,適宜單獨進行教學。
5.課文的兩幅插圖,為學生了解詞句意思,了解課文內容提供了幫助,有利于落實課標提出的目標:“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但是第2幅插圖石縫太小,不能完整表現課文內容,應予以改造。
學情分析:
1.經過半個學期的二年級學習,課堂常規、課堂紀律已經形成,有意學習的意識也基本形成,學生基本能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及學習,可以不設計把學習過程融入激勵、激趣活動中,更側重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激趣、維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2.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分角色朗讀、借助插圖了解詞語句子意思、借助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與同學交流讀文后的感想體會等學習要求,相關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訓練,這些都是學習這則寓言的有利條件。
3.二年級學生具有想象思維和感性思維優勢,因此,通過讀文想象圖畫幫助和評價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是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也符合學生的認知和表達水平,要堅持實施,以利于與第二學段閱讀學習的梳理條理、概括內容銜接。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有關語句說說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的原因;能根據有關語句說說對寒號鳥的感想體會(或勸說寒號鳥)感悟故事的寓意。
3.能正確認讀“堵”等15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號”“當”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4.能正確讀寫“面”等8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能正確讀寫“山腳”等13個詞語(其中,如詞語中有沒有要求會寫字的,該詞不作要求。)。
5. 認識后補短語,能照例子說一說后補短語。
教學重點: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堵”15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面”等8個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有關語句說說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的原因;能根據有關語句說說對寒號鳥的感想體會(或勸說寒號鳥)感悟故事的寓意。
教學準備:
教師:“堵”等15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和詞卡(字卡不注音,詞卡會認讀的字注音。),多音字“號”“當”的字卡(注本課讀音),“面”等8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
學生:每人一套“堵”等15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
兩—三課時。
教學過程:(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采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匯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一)激趣導入。
導語:同學們,通過學習《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答)。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這篇寓言故事的學習,我們同樣要明白一個道理。那么,這篇課文的寓言故事叫什么名字呢?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1.老師板書題目:13 寒號鳥(“號”字注本課音)
2.出示任務:自己借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讀題目;訂正后全班齊讀課題。
4.出示寒號鳥的圖片,簡介寒號鳥。(資料見《教師用書》)
(二)釋題,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1.釋題。
提問:同學們,讀了課題,從課題你們知道課文寫的是關于誰的寓言故事?(預設:寒號鳥)那么,課文講了一個關于寒號鳥的什么寓言故事呢?通過這個故事又 讓我們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借助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了課文內容,就能知道了。
二、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和多音字。
(一)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和多音字。
1.出示任務: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在課文里把會認讀的字圈畫出來,找出這些字寶寶的好朋友,用橫線畫出來,然后借助拼音把這些字寶寶讀準。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反饋指導:
(1)訂正自然段標序號和會認的字、詞語的圈畫。
(2)出示會認字的詞卡(注音),指名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讀法舉例:堵、堵、堵,一堵的堵。)
(3)自由讀、全班齊讀。
(4)指名讀(學習較慢的學生)相機指導。
3.學習多音字“號”“當”。(注:多音字的內容板書在副板書位置。)
(1)導語:除了要讀準這些會認的字外,這一課還有兩個多音字要讀準。(出示“號”“當”在本課的詞語,注本課的讀音音節)
出示任務:自由拼讀,讀準它們在本課中的讀音。
個體拼讀。
(2)反饋指導。
指名讀字讀詞,(讀法舉例:號、號、號,寒號鳥的號。)相機指導
自由練讀,齊讀;再指名反饋指導。
(3)“號(háo)”字在課文中還有一個詞是這個讀音的,你們知道是哪個詞呢?(預設:哀號),“當(dànɡ)”字你們還知道可以組什么詞呢?
(4)反饋指導。
預設:得當 妥當 適當
(5)出示任務:“號”和“當”字,我們學過還有什么讀音?這個讀音可以組什么詞語?
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
號:hào 組詞:鼓號 號角 號召
當:dānɡ 組詞:充當 相當 應當
(5)齊讀讀音和詞語。
(二)會認讀的字音難字學習,讀準課文學習。
1.導語: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都讀準了,多音字也讀準了,請同學們再次輕聲讀讀會認讀的字和多音字,看看哪個字容易讀錯,提出來讓大家注意。
出示任務:輕聲讀讀會認讀的字和多音字,看看哪個字容易讀錯,提出來讓大家注意。
2. 反饋指導:(注意歸類指導,即一生指出一個后,就讓學生找出相同類型的字,一齊正音。)
預設:三拼音的:將、狂;翹舌音的:趁;邊音的:朗、臘;后鼻韻母的:縫、當、朗、將、狂。
正音后,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3.讀準課文練習。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準音的基礎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2)學生自由練習。
(3)反饋指導。
①采用一人朗讀一個自然段然后馬上評議的方法進行反饋指導。
②以會認的字音準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為標準,師生共同評議。
③評價完一個自然段,齊朗讀一個自然段。
4.小結:朗讀課文我們首先就要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這才叫做把課文讀準了。
(三)讀通順課文學習和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1.導語:剛才我們讀準了會認的字和多音字的讀音,接下來我們學習把課文讀通順,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在讀準課文的基礎上,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把課文讀通順。
個體練習。
2.反饋指導。
(1)示會認的字在課文里的詞語,會認的字注音,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堵、堵、堵,一堵的堵”。齊讀,自由讀。
(2)“堵、朗、枯、勸、趁、將、臘、狂、復、哀”口頭組詞。
①(貼出這些會認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
同桌交流。
②反饋指導。
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③(把口頭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后)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接下來,就要檢查大家的朗讀了,讀的時候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和句子中間的停頓,不要把字寶寶的好朋友拆開了。
(3)反饋指導讀通順。
通過分自然段個別指名讀檢查,注意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停頓;指導一句后,或自由練習或齊讀該句: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
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
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枝,就忙著壘巢,準備過冬。
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你不要吵,太陽這么好,正好睡覺。”
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著:“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答道:“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
寒號鳥卻發出最后的哀號:“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冷死我,明天就壘窩。”
3.自由朗讀全文。
4.總結(該環節的學習狀況及相關知識點:1.逗號、句號的停頓;2.以短語為單位讀好句子中間的停頓。)。
(四)會認的字認讀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
三、圖文結合,品讀語句,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主題。
導語: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和多音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下面我們結合課文的圖畫,了解課文內容,看看寒號鳥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一)圖文結合,結合生活,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1.圖文結合,了解第2、3、4自然段意思,學習分角色朗讀。
(1)(PPT示課文圖畫1)出示任務: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中的喜鵲和寒號鳥正在干什么?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匯報、理解匯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進行分角色朗讀訓練,讀好人物角色說話和對話,并形成答案。)
預設:(學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說明。)
喜鵲銜枯草做窩準備過冬。(追問:喜鵲為什么要做窩呢?預設:因為冬天快要到了。)
寒號鳥躺在石縫里跟喜鵲說話。
(3)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你是根據哪些話判斷的,用波浪線分別畫出來。
個體朗讀思考,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
課文的第2、3、4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
句子1: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句子2: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
句子3: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太陽高照,正好睡覺。”
(5)小結:同學們真會看圖讀書。課文的第2、3、4自然段寫了這幅插圖的意思——冬天快到了,喜鵲做窩準備過冬,還勸寒號鳥趕快做窩,寒號鳥不聽勸告。(板書:冬天快到 勸告 不聽)
(6)個體朗讀、同桌分角色朗讀練習;班級匯報交流,指導朗讀,強調根據情境、角色,讀好勸說和應答的語氣。
(7)小結:課文的這個部分,講了寒號鳥不聽喜鵲勸告,認為現在是睡覺的好時候,不去做窩。
2. 圖文結合,了解第9自然段意思。
(1)導語:喜鵲勸寒號鳥趁天氣暖和要做窩過冬,寒號鳥不聽勸告,最后的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看圖學文。
(PPT示課文圖畫2)出示任務: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中的喜鵲正在干什么?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匯報、理解匯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朗讀訓練,并形成答案。)
預設:
喜鵲站在枝頭上呼喚寒號鳥。
(3)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你是根據哪些話判斷的,用波浪線畫出來。
個體操作。
(4)反饋指導。
預設:
句子1: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
句子2:可是,寒號鳥已經在夜里凍死了。
(5)小結:最后,寒冬臘月,非常寒冷,盡管喜鵲不斷呼喚寒號鳥,可是,寒號鳥已經凍死了。(板書:呼喚 凍死)
(6)個體朗讀,班級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二)讀文想象圖畫,結合生活,繼續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分角色朗讀。
1.導語:我們通過結合插圖了解了一部分課文的內容,剩下的課文講了什么呢?我們繼續學習。
出示任務:朗讀第1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據第1自然段的意思,你會畫一幅怎么樣的圖畫?你是根據哪些語句想象出圖畫的?給這些語句做上記號。
個體朗讀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匯報、理解匯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朗讀訓練,并形成答案。)
預設:
圖畫:寒號鳥住在石崖縫里,喜鵲住在楊樹上,他們面對面成了鄰居。
根據的語句:1.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2. 楊樹上住著喜鵲。3.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3.朗讀第1自然段。
4.小結:第1自然段寫了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板書:面對面鄰居)那么其他的自然段有可以畫幾幅畫呢?可以畫怎樣的畫呢?我們繼續學習。
5.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課文第5、6、7、8自然段,想一想,根據這四個自然段的意思,你會畫幾幅畫?
個體朗讀思考.
6.反饋指導。
預設:會畫三幅畫。第5自然段畫一幅;第6、7自然段畫一幅;第8自然段畫一幅。
7.出示任務:朗讀第5、6、7、8自然段,想象一下,你會畫三幅怎么樣的圖畫?你是根據哪些語句想象出圖畫的?給這些語句做上記號。
8.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匯報、理解匯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進行分角色朗讀訓練,讀好人物角色說話和對話,并形成答案。)
預設:
第5自然段圖畫:冬天來了,喜鵲睡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凍得直打哆嗦。
根據的語句:1.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2.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3.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板書:溫暖的窩 直打哆嗦。)
第6、7自然段圖畫:清早,喜鵲又勸寒號鳥做窩,喊號你還是不聽勸告。
根據的語句:1.第二天清早。2.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3.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板書:再勸 還是不聽。)
第8自然段圖畫:寒冬臘月,寒號鳥在哀號。
根據的語句:1.寒冬臘月,大雪紛飛。2.寒號鳥重復著哀號。
(板書:哀號。)
7.個體朗讀、同桌分角色朗讀練習;班級匯報交流,指導朗讀,強調根據情境,讀好人物角色說話,讀好勸說和應答的語氣。
(三)小結:
我們通過圖文結合、讀文想象圖畫和結合生活實際,以及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了課文講了這么一個故事:(復述故事主要內容)。綜合運用朗讀課文、圖文結合、讀文想象圖畫和結合生活實際,是了解課文的好方法。
(四)感悟課文主題。
1.導語:那么,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呢?我們繼續學習。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找出有關語句,畫上橫線,然后說一說。
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
句子:1.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2.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
答案:因為,冬天快到的時候,喜鵲早早就飛出去,銜回枯草,忙著做窩準備過冬,所以,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
3.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寒號鳥會凍死了呢?找出有關語句,用()括上,然后說一說。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分角色朗讀和說話交替進行,指導學生能講完整答案。)
句子:喜鵲兩次勸說、寒號鳥兩次應答的有關語句部分。
答案:因為,寒號鳥不聽喜鵲勸告,盡管知道了要做窩過冬,但認為天氣暖和,得過且過,非常懶惰,不愿做窩,所以寒號鳥最后凍死了。
5.出示任務: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寒號鳥說些什么呢?你是根據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想到說這個內容的?給句子做上記號,然后用“我根據句子:……,想對寒號鳥說……”說一說。
6.反饋指導。
只要能有根有據,依據相關句子對應談到對寒號鳥看法的,都應該予以肯定。
(五)總結:
同學們真會讀書!通過讀寒號鳥的故事,我們知道了這么一個道理:要認真對待生活,不能得過且過,更不能懶惰,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四、了解后補短語,仿照例子說一說。
(一)翻開課本P63,讀題明要求。
(二)(PPT出示題目)出示任務:讀一讀這些短語,想一想,根據短語,你能知道這“凍”“冷”和“熱”到了什么程度了嗎?
個體讀和思考。
(三)反饋指導。
預設:知道的。“凍”到讓人忍不住哆嗦;“熱”到讓人不停地流汗水;“冷”到跟冰窖的溫度一樣;“熱”到跟蒸籠的溫度一樣。
(四)小結:這些短語通過“得”,后面的部分能把前面的詞語的意思講得十分具體形象,讓人一聽就知道“凍”“冷”和“熱”的程度究竟是怎樣的。
(五)導語:你能照著這些短語的樣子,用“得”也說說短語嗎?
出示任務:照樣子先補充,然后再說一說。
PPT出示題目:高興得 快得
得 得
個體思考練習,同桌交流。
(六)反饋指導。
必須說的是后補短語,如出現學生說的是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則引導比較。
(七)小結:以前,我們學習了短語“ 的 ”“ 地 ”今天我們又學了新的短語“ 得 ”,它們都能把話說的具體一些、形象一些,我們可以在說話和寫話中運用哦。
五、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課后詞語讀記。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六、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后班級交流。
3.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獨體字:面;左右結構:陣、朗、枯、卻、將、紛;上下結構:夜。
(二)指導書寫。
1. 指導書寫“面”的書寫。
(1)指名說說筆畫筆順,訂正后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2)觀察并說說“面”各筆畫起止位置。
(3)范寫“面”,分別提示各筆畫位置、起止。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陣”“枯”“將”“紛”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陣”“枯”“將”“紛”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小結:都是左窄右寬。)分別提示:“陣”字右比左上下都突出一點,右部的第二筆撇折在田字格中心左側折,與雙耳旁的恒撇彎鉤的鉤齊平; “車”的長橫穿插在雙耳旁豎旁邊起筆。 “枯”字左右等高;右部“古”字第一筆橫從田字格中心起筆,第三筆豎靠近木字旁的點起筆。“將”字右比左上下都突出一點,右部“寸”字第一筆橫舒展,托起上面的“夕”,豎鉤靠近“夕”的點起筆。 “紛”字左右上方齊平,右下方稍突出一點;右上“八”的撇,要穿插到絞絲旁的第2、3筆中間收筆。范寫“陣”“將”“紛”。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3. 指導“朗”“卻”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朗”“卻”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相同都是左高右低。)分別提示:“朗”左右相等;右邊的“月”長撇穿插靠近左部右下方收筆。“卻”字左寬右窄;右部“去”的第2橫和點都過豎中線。范寫“朗”字。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4.指導“夜”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夜”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范寫“夜”字。提示:“夜”上窄下寬;下部撇、捺要舒展;下部右邊部分短撇、橫撇的收筆和捺的起筆要考級單人旁。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七、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八、寫字練習和抄寫詞語表詞語。
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讀課文。
2.給家人或同伴講講寒號鳥的故事
板書設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