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單元所選文章多寫四時之景,抒發真摯熱烈之情,構思精巧,語言精致。本課不僅體現了人教版教材本單元編寫意圖的三美:美景、美情、美言,而且兼具溫晴、溫情、溫婉的審美特征。
【學情分析】
第一課時學生整體把握了全文內容脈絡,進行了朗讀訓練,對文章感情已有初步了解。
【教學目標】
1.品讀詞語和句子,感受作者在景物描寫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自主勾畫精美語言,用批注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重點】感受課文中不同的景物之美,揣摩語句背后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自主品讀,用批注形式表達閱讀感受。
【教學過程】
一、反復朗讀,品析關鍵詞句,揣摩寫景特點。
(一)詞語品析——朗讀這些句子,在句子里找到你認為有韻味的詞語,用自己的話說說它的意思。
1.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永遠那么毒,響亮(晴朗熱烈)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2.能有溫晴(溫暖晴朗)的天氣。
3.因為有這樣慈善(對人溫和)的冬天。
4.整個是塊空靈(清澈靈動)的藍水晶。
(二)句子品析——朗讀這些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打動了你?為什么?
1.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的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可愛”,小山慈愛,舍不得濟南在冬天受凍,所以把它放在一個暖和的地方。)
2.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害了羞”,小雪在冬日黃昏中顯出嬌媚之態,把濟南的冬天裝點得更美好。)
3.天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不忍得”,水多情,幫水藻煥發蓬勃生機。)
以上句子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讓景物著上了生動鮮明的色彩,作者的喜愛之情也感染了讀者。
二、自主勾畫,進一步品味文章優美生動的語言。
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用批注的形式進行賞析。朗讀這些語句,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批注,互相點評。
三、拓展閱讀,揣摩兩文的共同感情,遷移語段寫作。
閱讀老舍《濟南的秋天》節選,體會與課文共同表達的感情。在此基礎上,仔細觀察自己家鄉的秋天,借鑒文中擬人的寫法寫一段話,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和你的感情寫出來。
四、作業
課下閱讀《自讀課本》中的“秋冬之思”選文,與同學們交流讀后的心得,任選一篇寫讀書筆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