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初中心理健康 《借我一雙慧眼》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9日下午 河南省鄭州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題目自擬
2.內容
觀察是智慧的源泉,請為初中七年級設計一堂訓練觀察力的心理健康課程。要求學生通過活動,談談:
(1)觀察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呢?
(2)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你的觀察既快又準確?
幫助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技巧,不僅要用心觀察,還要多角度觀察。
3.基本要求
(1)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2)要有提問互動環節;
(3)題目自擬,設置活動;
(4)學生能夠掌握提高觀察力的方法。
答辯題目1.這堂課,你教學設計的思路是什么?
2.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播放視頻
1.講述規則
播放視頻《最強大腦》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分享:視頻結束了,請同學們回答一下,鄭才千的身上展示了哪方面的能力?
生:強大的觀察能力。
4.提出主題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鄭才千能從45000個色塊中發現微小的變動,這是靠他強大的觀察力才能做到的。你能做到嗎?其實觀察力并不是與生俱來、一成不變的。它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學習和鍛煉的。今天我們就展開觀察力訓練的課程—借我一雙慧眼,一起來學習提高觀察力的方法。
(二)主題活動一:慧眼識珠
1.講述規則
請大家用心觀察圖片,看看從圖片中看到了哪些事物。
2.交流討論
①同學都觀察到哪些東西了呢?
第一幅圖:向上的箭頭;人在下樓梯;數字5。
第二幅圖:棋盤;人的身體;欄桿。
第三幅圖:眼睛;葉子;黃昏的風景。
②通過觀察剛才的三幅圖片,你認為觀察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呢?
生1:只有認真觀察,才能看到更多的東西。
生2:在觀察的時候需要變化不同的角度,進行多角度觀察才能全面的認識事物。
3.教師小結
由此可以得出,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用心觀察,其次需要變換不同的角度,才能全面的認識事物。
(三)主題活動二:火眼金睛
通過慧眼識珠的活動,我們已經學會了觀察的第一個方法——多角度觀察。那么提高觀察力還有哪些方法呢,希望大家能通過火眼金睛的活動用心體會。
1.講述規則:
①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派出4名成員做模特。
②要求這4個模特在臺前擺出一組造型,其他組的成員進行觀察。觀察30s后,請座位上的所有的同學閉住眼睛趴在桌子上,不準抬頭,由臺上的4個模特做出4個變化。變化完畢后,當老師說可以抬頭的時候,其他組的同學重新觀察這組造型,并且說出是哪4處發生了變化。
游戲過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模特擺造型的時候可使用任意的動作、也可以佩戴任意的道具;
第二,模特變化造型的時候只允許做出4個變化,可以是一個人身上一處變化,也可以是同一個人身上有多處變化(要求將學生做的變化,寫到紙上,便于核實)。
第三,模特擺好造型以后,不能隨意亂動,停留一會兒,以便其他同學進行觀察。
現在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討論,各組選出4位模特,討論什么造型,以及要做出哪四處變化,并且要把做的變化由一位不是模特的同學寫到紙上。
2.完成活動
提問:這組的模特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請其他組的同學舉手發言。
3.交流討論
師:在剛才的活動中,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你的觀察既快又準確?
生1:要記錄情緒以及模特的動作。
生2:要分工合作,每個同學記住一個人的動作。
生3:要把握整體的結構。
生4:既要關注整體,還要關注細節。
……
4.教師小結
通過同學們的分享,我們發現在觀察的時候不僅要關注整體,還要關注細節。這樣才能更準確的認識事物。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會一樣,不僅要關注整體,還要關注細節,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四)總結升華
師:最后,我們請大家用一句話來分享,在這節課上,你學到了哪些提高觀察力的方法?
生1:要從多角度進行觀察。
生2:要關注細節。
生3:整體和部分相結合。
……
結束語:由此可以看到,觀察是智慧的源泉,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留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多角度觀察,關注事物的細節,努力提高觀察的能力,使自己擁有一雙慧眼。
【板書設計】
借我一雙慧眼
用心觀察
多角度觀察
細節觀察
【答辯題目及解析】
1.這堂課,你教學設計的思路是什么?
【參考答案】
題目要求學生通過這節課,學會使用觀察技巧,不僅要用心觀察,還要多角度觀察。
根據題目要求,首先我設置了熱身活動,通過觀看鄭才千強大的觀察力,得出觀察力并不是與生俱來、一成不變的,它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學習和訓練的。
主題活動,設置了慧眼識珠和火眼金睛兩個活動。慧眼識珠通過讓學生觀察照片得出在觀察的時候,需要變換不同的角度,才能全面的認識事物,即強調多角度觀察。火眼金睛通過讓學生觀察模特的變化認識到在觀察的時候不僅要關注整體,還要關注細節,這樣才能更準確的認識事物。
最后,進行總結升華,帶領學生對本節課的活動進行總結,建議老師可以讓全班同學都用一句話來回答,將知識真正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
2.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參考答案】
第一,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和內容,是良好觀察力的重要條件。
第二,充分的準備、周密的計劃,提出觀察的具體方法。
第三,在實際觀察中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
第四,引導學生學會記錄整理觀察結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寫出觀察報告、日記和作文。
第五,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并匯報觀察成果,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品質。
初中心理健康 《“陽光”你的心態》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9日下午 山東省濟南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陽光”你的心態
2.內容
學會寬以待人,不僅可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而且寬容本身就是一種優良的人格和陽光的心態。設置一堂初中心理健康課,課程中需要用到以下的活動。
活動規則:
分組,每小組5—6人,選出小組長和記錄員;分組討論,遇到下列情境時,如何學會用寬容的心對待同學?
情境一:大字課上,同學陳曦不小心將墨汁濺到了你的白襯衫上……
情境二:你將自己心愛的游戲機借給同學玩兒,當他還回來的時候,你發現游戲機被磕壞了一個角……
情境三:同學露露經常在背后說你的壞話。
結合以上內容,設計一堂完整的心理健康課,幫助學生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
3.基本要求
(1)10分鐘內完成試講;
(2)讓學生學會調整心態的方法;
(3)注重發揮學生主體性。
答辯題目1.本節課你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你的教學思路是什么?
2.你認為有哪些情緒調適的方法呢?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傳遞快樂
1.講述規則
(1)全班同學全體起立,圍成一圈,閉上眼睛。
(2)老師輕輕拍一位同學的后背,然后他向三個人微笑,得到微笑的人會分別對另外三個人微笑……最后,全班同學都得到微笑。
(3)等到整個團體都被微笑感染之后,指導大家尋找判斷,誰是情緒源。
2.交流討論
師:其實在這個活動中沒有任何情緒源,為什么我們會微笑起來?
生:是他人對微笑的期待促使自己對別人微笑的。
3.教師小結
情緒是可以改變的,如何才能一直保持積極的情緒?
(二)主題活動一:老婆婆的煩惱
1.講述故事
有個老婆婆,養了兩個兒子,大兒子賣傘,小兒子賣鹽。每逢晴天,老婆婆便為大兒子賣不了傘難過,“哎呀,我大兒子的傘又賣不出去了。”每逢陰天,老婆婆又為小兒子曬不了鹽擔憂,“哎呀,我的小兒子又沒法曬鹽了。”這樣一來,老婆婆無日不愁。
2.交流討論
(1)師:我們怎樣可以讓老婆婆不再天天發愁呢?
生:換個角度想這件事,下雨天想大兒子的生意好了,晴天小兒子的生意好了,不管什么天氣,總有一個人生意是好的。
(2)老婆婆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呢?
生1:面對同樣一件事,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就可以擁有不同的情緒。
生2:改變對事物的認識,我們的情緒也就會不一樣。
3.教師小結
換個角度,我們就可以有不同的心態。情緒ABC理論認為,影響我們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
(三)主題活動二:寬以待人
1.講述規則
(1)分組,每小組5—6人,選出小組長和記錄員;分組討論,遇到下列情境時,如何對待同學?
情境一:大字課上,同學陳曦不小心將墨汁濺到了你的白襯衫上……
情境二:你將自己心愛的游戲機借給同學玩兒,當他還回來的時候,你發現游戲機被磕壞了一個角……
情境三:同學露露經常在背后說你的壞話。
2.交流討論
(1)師: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生:面對情境一、二,我會原諒他們,因為他們是無心的。面對情境三,雖然我不開心,但是我還是會原諒他,因為不原諒他,會讓我自己也很不開心。
(2)師:對人寬容,你會收獲什么?如果別人待你不寬容,你會有什么感覺?
生:我會收獲更多快樂、友誼。如果別人對我不寬容,我心里會很不高興。
3.教師小結
學會寬以待人,不僅可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而且寬容本身就是一種優良的人格和陽光的心態。
(四)總結升華
一起齊唱《快樂拍手歌》。通過本節課,我們知道如何保持積極的情緒,讓自己擁有陽光的心態。
【板書設計】
“陽光”你的心態
情緒ABC理論
寬以待人
【答辯題目及解析】
1.本節課你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你的教學思路是什么?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認識到在看待事物的過程中,不同的認識會產生不同的心態。(2)通過活動,學會調整心態的方法。
本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是:設計了三個環節,即熱身活動、主題活動和總結升華。
首先,在熱身活動中,通過快樂傳遞,讓學生認識到情緒是可以影響的,從而快速引入本節課。
其次,在主題活動一中,通過老婆婆的故事,讓學生認識到對事物的認識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心態。在主題活動二中,通過寬以待人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用一顆寬容之心去對待他人,我們可以讓自己收獲快樂。兩個主題活動呈現了兩種調整心態的方法。
最后,在總結升華環節,讓學生齊唱《快樂拍手歌》,實現情感升華的目的。
2.你認為有哪些情緒調適的方法呢?
【參考答案】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改變不合理信念。情緒ABC理論認為引發我們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因此我們要學會改變對事情的不合理看法。
第二,注意力轉移法。在發怒或者預感自己要發怒的情況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第三,表情調節法。讓自己經常面帶微笑,既可以讓自己緊張的情緒放松下來,又可以給他人積極的暗示。
第四,音樂調節法。音樂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啟迪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音樂還可以調節我們的情緒狀態。當我們的情緒處于低谷時,可以用音樂來激勵自己。
第五,暗示調節法。我們可以用積極的詞匯替代消極的詞,如用“我很鎮靜”代替“我不緊張”“我充滿力量”代替“我還沒有疲勞”“我能夠成功”代替“我可能不會失敗”。
初中心理健康 《考試焦慮》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9日下午 海南省海口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考試焦慮
2.內容
肌肉放松訓練:做的時候注意肌肉的緊張感,每個動作做約5秒鐘后放松。
(1)緊握左拳;
(2)緊握右拳;
(3)自左腕關節向上彎曲左手,盡量使手指指著肩部;
(4)自右腕關節向上彎曲右手,盡量使手指指著肩部;
(5)舉起雙臂,用力將手指觸至雙肩;
(6)舉起肩膀,越高越好;
……
初中學生面臨中考的壓力,在過重的學習負擔、家長過高的期望中使得有些學生出現心理負擔重、心神不定、精神萎靡、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等現象。通過設計一趟心理健康課,幫助學生掌握科學備考的方法,克服考試焦慮,調整好考前心態,輕松應考。
3.基本要求
(1)引導學生運用肌肉訓練放松法;
(2)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3)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答辯題目1.本節課你的教學設計是什么?
2.簡單介紹放松訓練。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知心信箱
1.講述規則
老師近期收到一封求助信:小A同學自述現在已經進入九年級總復習階段,聽課非常認真,除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每天還要自主復習一段時間,成績穩中有升。但進入第二輪復習以來,感覺有些本來記住的東西好像想不起來了,腦子常常一片空白。父母也因此非常著急,總是對我耳提面命,讓我更加的焦慮。成績一次比一次差,不懂的問題越來越多,但我不知該怎么辦……
2.完成聆聽
3.交流討論
師:小A同學遇到的問題是怎么造成的?
生:在中考沖刺階段學習負擔過重,而且父母給了他比較高的期望,導致他如今的狀況。
師:大家有類似的困擾嗎?這種焦慮給你造成了什么影響?
生1:我的父母對我的期望也很高,讓我覺得心理負擔很重,不能夠集中注意力。
生2:從知道中考壓力的時候我就受這種心情的影響,長期下來,發現自己精神非常不好,記憶力也不好了。
4.提出主題
老師看見大家都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隨著中考的臨近,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家長過高的期望使得有些同學出現了精神壓力,給我們學習造成了困擾,這些都是正常的考試焦慮現象。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考試焦慮。掌握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
(二)主題活動一:錦囊妙計
1.講述規則
老師在PPT播放某學校文科狀元分享復習心態的視頻,請學生總結內容。
2.完成觀看
3.交流討論
師:哪位同學能總結一下視頻主人公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
生:他不管遇到什么成績下滑還是父母壓力,始終相信自己會成功。
師:也就是具有堅定的信念。那么你們還有哪些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呢?
生1:我每次都把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這次考得不好,我就去看哪個知識點錯了,重新記憶它,而不去想別的。
生2:我會用微笑來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告訴自己我能行。
4.教師小結
我們把這兩位同學的分享總結為全心投入和積極暗示。在大家的智慧分享下,我們掌握了三種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
(三)主題活動二:放松訓練
1.講述規則
接下來,請同學們一起和老師做個活動,肌肉放松訓練,做的時候注意肌肉的緊張感,每個動作做約5秒鐘后放松。
(1)緊握左拳;
(2)緊握右拳;
(3)自左腕關節向上彎曲左手,盡量使手指指著肩部;
(4)自右腕關節向上彎曲右手,盡量使手指指著肩部;
(5)舉起雙臂,用力將手指觸至雙肩;
(6)舉起肩膀,越高越好。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生1:做完這個放松,覺得自己輕松了不少,緊繃的狀態得到了緩解。
生2:我想可以在我非常緊張的時候再次采用這種方法。
4.教師小結
大家都感受到了放松訓練給我們帶來的妙處,希望大家能夠繼續運用。
(四)總結升華
今天的課堂就要接近尾聲了,請同學們課后能夠用善于運用這些方法,搜集更多放松訓練的方法,不妨在下次考試中運用一下,寫出你的感悟,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輕松應對考試!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及解析】
1.本節課你的教學設計是什么?
【參考答案】
本課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考試焦慮的原因及影響,掌握考試焦慮的方法,運用肌肉放松訓練。
首先,在熱身活動中,通過一封求助信引發學生的相同感受,提出考試焦慮的原因及影響,從而導入本堂課,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引發共鳴。
接著,告訴學生考試焦慮是一種正常現象。在主題活動一中,通過視頻的播放,引導學生認識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
再次,主題活動二中,帶領學生體會肌肉放松訓練,并且通過引導學生分享感受,體會好處。
最后,總結升華環節,鼓勵學生運用這些方法,并繼續搜集更多的方法。
2.簡單介紹放松訓練。
【參考答案】
放松訓練又稱為松弛療法,是通過一定的程式訓練學會精神上及軀體上放松的一種行為治療方法。
(1)想象放松:想象一些愉快、舒適的情境,如蔚藍的天空下,海風拂面,你悠閑的走在沙灘上…
(2)意念放松:靜下心來,排除心中雜念,閉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想象丹田有一股氣。此時用腹式呼吸法慢慢呼吸。吸氣時,想象這股氣由腹部上升到胸部,再上升到頭部;吐氣時,想象著這股氣由頭頂順著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這樣一呼一吸,反復進行。
(3)肌肉放松:從頭到腳放松肌肉,感到暖流由內向外,自上而下流遍全身。
相關鏈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