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數學面試真題:小數加減法
1 題目:小數加減法
2. 基本要求:
(1)試講過程要有互動體現;
(2)試講過程要有板書;
(3)10分鐘內講完;
(4)引導學生列豎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參考解析: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小數加減計算的計算方法,會通過豎式進行小數的加減運算。
【過程與方法】在探索小數的加減法的過程中,提升運算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方法。
【教學難點】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加減法。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課件并提問:克隆牛“健健”與“壯壯”出生時的胸圍大小關系以及其出生時情況記錄表并詢問學生,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奇異的克隆牛——小數加減法》。
(二)探索新知
總結問題:“壯壯”出生時的胸圍是多少?以及“壯壯”出生時的體長比“健健長多少”?
對于第一個問題在黑板上列出算式:0.77+0.03。
提出問題:之前學習整數的加減運算時我們是用什么方法進行筆算的?請學生上講臺進行板演后并提問全班:是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正確的結果?
追問:這個0是否可以去掉?
對于第二個問題組織前后四人為一個小組,用5分鐘的時間列豎式解決這個問題。
時間結束后請小組代表上講臺進行板演,反饋后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會計算1.3-1.25嗎?
并進行追問:小數的位數不同,應該怎樣計算呢?
明確提出:先對齊數位,再計算。
將以上問題都解決之后我將組織全班學生一起思考: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練習
(四)小節與作業布置
(五)板書設計略
相關推薦:
2021下半年教師資格面試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認定時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