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答案:定風波
1.題目:必修四《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片段教學
2.內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⑽。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感受詞人的形象;
(3)賞析本詞最后一句。
參考解析: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蘇軾的詩詞,引出《定風波》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多媒體出示詞人的資料及本詞的背景知識,整體感知。
2.播放配樂朗讀錄音,教師指導,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3、學生自由朗讀,初步理解詞作描寫的基本內容,初步把握詞作的感情基調。
4、播放音樂,和著音樂大家一起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1.提問:本詞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寫雨,是抓住雨怎樣的特點來寫的?
2、提問:在風雨中,"同行皆狼狽".而詞人卻能“吟嘯且徐行”"竹杖輕勝馬",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情?
明確:閑適、輕松、自如。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
3、提問:作者手持竹杖.腳穿草鞋在泥濘中行走,怎么能比“騎馬”還“輕”呢?
明確:"輕"、并不是他“身輕”、而是他的“心輕”,是他樂觀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竹杖芒鞋”代指隱居、閑適的江湖生活,是蘇軾向往的。"騎馬”隱喻奔波的官場生活。
4、提問:"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明確:句意:雖然遇到突如其來的風雨,自己卻像平時披著薏衣在雨中行走一樣坦然,一樣亳無畏懼。詞人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表達了詞人不避風雨,聽任自然,不畏坎坷的生活態(tài)度。
5、提問:從上片可以看出風雨中的蘇軾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雨中東坡——笑對人生風雨的達者。
6、提問:雨過酒醒后的蘇軾是個怎樣的人?明確:雨后東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7、全班齊聲朗讀全詞,再次體會詞人的形象,并嘗試背誦。
四、鞏固小結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自由暢談如何面對人生的挫折。
2、學生各抒己見,談本課收獲。教師總結反饋。
五、布置作業(yè)
將本詞改寫成一篇散文。
板書設計:略
相關推薦:
2022年教師資格面試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 ※ 2022教師資格認定時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