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系統(tǒng)脫敏法。
[名師詳解]肌肉的松弛訓練法是由雅各布森首創(chuàng)的。在心理輔導的行為演練中,系統(tǒng)脫敏法是由沃爾帕首創(chuàng)。在心理輔導中,理性情緒輔導法是由艾里斯首創(chuàng)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2.[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健康的含義。
[名師詳解]健康指的是有機體的一種機能狀態(tài),一般指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指出健康應包括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等。
3.[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心理健康教育。
[名師詳解]略
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恐懼癥。
[名師詳解]恐懼癥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恐懼癥可分為單純恐懼癥(對一件具體的東西、動作或情境的恐懼)、廣場恐懼癥(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蕩蕩的街道)和社交恐懼癥。
5.[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強迫行為。
[名師詳解]反復檢查是動作,所以這種行為不屬于強迫觀念,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6.[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強迫癥。
[名師詳解]沒有理由地一遍一遍做某一行為或一系列行為,屬于典型的強迫癥。
7.[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學校心理輔導的主要方式。
[名師詳解]此類學生應適合于個別輔導。
二、簡答題
8.[參考答案]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種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輔導。
9.[參考答案]
(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強烈地意識到現代人的健康不僅是軀體無病、體格健壯,更應該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校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教師應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心理障礙,預防精神疾病的發(fā)生。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fā)展
心理健康教育更關注如何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社會適應力,充分發(fā)揮人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學生在成為一名獨立的社會成員之前,會經歷一系列發(fā)展中的矛盾與人生課題,因此他們迫切需要教師在尊重他們獨立性的前提下,給予他們真誠的指導和幫助。
(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學生心理素質,可以為有效實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心理健康教育有別于學校其他教育活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幫助學生成長發(fā)展的自我教育活動。
三、材料分析題
[參考答案]
1.高考焦慮因素分析
高考焦慮是一種復雜的情緒反應,這是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與其他種類的考試焦慮相比較,高考焦慮有其特殊性,造成學生高考焦慮的主客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客觀因素
①學校及教師的壓力。不少學校以“片面追求升學率”作為學校的指導思想,教師的一切工作都圍繞學生的分數轉,大搞題海戰(zhàn)術,按考試成績排名次、排座位,依據考試分數布置和安排學生的課外作業(yè)量。教師以考試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由于缺乏成功的體驗,學生逐漸對考試產生反感。單調的刺激、過嚴的要求,給學生帶來強大的心理壓力,勢必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形成恐懼、緊張和焦慮。
②家長的高期望與壓力。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不顧孩子的實際水平與能力,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進重點學校,課余時間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上補習班,不許孩子有自己的體閑娛樂時間,目的無非就是讓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家長的期望水平過高,以及不當的教育方式,只能加重學生的心理壓力,加劇對高考的焦慮。
③社會輿論及媒體的不當宣傳及做法。每當高考來臨時,大眾媒體就開始制造緊張氣氛,如請專家講解有關高考的注意事項,請歷屆高考狀元講成功的經驗等。這無疑增加了緊張氣氛和神秘感,會使學生更加緊張和焦慮。
(2)主觀因素
高考對中學生來說是人生面臨的第一次重要的選擇,關系到每個學生一生的前途與命運。面對決定自己前途和命運的高考,學生必然會產生情緒的波動,甚至產生焦慮情緒。學生對高考重要性的認識、知識準備、以往經歷和體驗、人格特征等是考試焦慮產生的主要原因。
2.高考焦慮的輔導策略
高考焦慮是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有社會、學校、家庭、學生自身多方面共同努力,方能見效。
(1)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必須把“應試教育觀”轉變?yōu)椤八刭|教育觀”,學校應把學生德、智、體、美諸面發(fā)展作為自己的中心任務,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檢測教育與教學質量的標準,把課外活動和節(jié)假日還給學生。這樣才能避免學生產生考試焦慮,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高質量人才。
(2)尋求家庭、社會的支持。尋求家長及社會對學生的支持,為學生的高考減壓。家長應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能力,為孩子確立切實可行的發(fā)展目標。社會輿論及媒體應適當宣傳與高考有關的內容并制定相關的政策,不要故意制造緊張氣氛和神秘感,也不要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公開宣揚高考狀元,更不要過分報道與高考有關的內容,為減輕學生的高考焦慮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3)指導學生自我教育。由于學生個體因素是高考焦慮產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學校可以指導學生自我教育,使他們學會對高考焦慮作出積極、主動的應對。第一,改變不正確的認知與評價;第二,調整期望值,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第三,改進學習方法,調整競技狀態(tài);第四,學習必要的應試技巧,在高考中的應考技巧是:要穩(wěn)定情緒,全身放松;在答題前要瀏覽試卷,統(tǒng)觀全局;回答每題前,一定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列好答題順序,貫徹先易后難原則;統(tǒng)籌兼顧各題,恰當分配答題時間;不忽視任何細節(jié);注意克服定勢的干擾;先求正確,再求速度,合理安排時間等。
(4)學會自我放松訓練。當考試焦慮嚴重地影響學生目前的狀態(tài)時,專門的放松訓練是非常有效的。最正規(guī)、最易掌握的一種方法是“緊張一松弛漸進放松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局部一組一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漸進地擴及全身。
總之,高考焦慮輔導應本著“內外兼顧、標本兼治”的原則,既要指導自我教育,又要重視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尋求家庭、社會的積極支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的高考焦慮癥。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