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展經歷的過程有( )
A.前制度化教育
B.義務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7.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學校教育得到了進•步發展,具體的類型有( )
A.四門學
B.官學
C.太學
D.私學
E.書院
三、填空題(在下列各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的內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地、和諧地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
2.主張讓,兒童順其自然,甚至擺脫社會影響而發展的教育家是法國的______。
3.古代印度宗教權威至高無上,教育控制在______和佛教手中。
4.制度化教育或正規教育形成的主要標志是近代______系統的形成。
5.近代以學校系統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稱______教育。
6._______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證,是國家干預和管理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
7.提出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理想是______教育的重要體現。
8.《教育漫話》是英國近代教育家______的代表作。
四、名詞解釋
1.(狹義)教育
2.教育民主化
3.制度化教育
五、簡答題
1.古代學校教育具體體現為哪些特征?
2.教育學創立的標志是什么?
3.夸美紐斯對教育學的發展做出了哪些突出貢獻?
4.簡述學習教育學的意義。
六、論述題
1.20世紀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呈現出哪些新的特點?
2.分別列舉夸美紐斯、赫爾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并論述其教育思想。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C由教育理論可知,勒圖爾諾(利托爾諾)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說的代表人物。
2.【精析】B隋唐建立科舉制。
3.【精析】D國際理解教育實質是在教育中貫穿多元主義價值觀。
4.【精析】C杜威主張兒童是教學過程的中心。
5.【精析】A孔子是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提出者,題于中的話反映的正是這一教育思想。
6.【精析】C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7.【精析】C教育大眾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學校教育。
8.【精析】A道家主張“道法自然”。道家主張回歸自然!皬蜌w”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順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明確提出了“使人類教育心理學化”的口號。
二、多項選擇題
1.【精析】ABCDE教育現代化包括(工藝、設備、手段、管理等)在教育上的運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現代化。教育內容現代化和教師素質現代化也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2.【精析】AB庫姆斯等人的陳述非正規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張非學;^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3.【精析】BCE“兼愛”是墨家思想。“教學相長”是《學記》提出的。B、C、E均為孔子的教育主張。
4.【精析】ACE教育民主化體現兩方面,一方面指讓所有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甚至教育結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自由化。
5.【精析】ABCDE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是: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學生個體經驗的不斷增長;第三。學校是一個雛形的社會;第四,課程組織以學生經驗為中心;第五,師生關系中以兒童為中心;第六,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自己的獨立發現、表現和體驗。
6.【精析】ADE教育制度的發展經歷了從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過程。
7.【精析】BDE在中國封建社會,學校教育的類型有官學、私學和書院。
三、填空題
1.裴斯泰袼齊
2.盧梭
3.婆羅門教
4.學校教育
5.制度化
6.教育立法
7.非制度化
8.洛克
四、名詞解釋
1.狹義教育:狹義的教育就是學校教育。所謂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的方向移動。
2.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自由化。
3.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規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它從初等學校延伸到大學,并且除了普通的學術性學習以外。還包括適合于全日制職業技術訓練的許許多多專業課程和機構。
五、簡答題
1.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征:(1)階級性;(2)道統性;(3)****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導地位。
2.教育學創立的標志主要有:第一,從對象方面而言,教育問題構成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們的特殊關注;第二,從概念和范疇方面而言,形成了專門的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疇,以及概念和范疇的體系;第三,從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第四,從結果方面而言,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學家,出現了一些專門的、系統的教育學著作;第五,從組織機構而言,出現了專門的教育研究機構。教育學的創立有一個歷史過程,前后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時間。
3.夸美紐斯對教育學的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主要有:
(1)構建了教育學的學科基本框架,確定了教育學的基本研究內容。在《大教學論》中,夸美紐斯論述了教育目的,教育與社會、自然和人的關系,教學的內容、方法、組織形式、原則及規律,道德教育和教學管理等。
(2)強調普及義務教育,論證了普及義務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從理論上論證了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強調人人都應受到同樣的教育、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的規律和實行“泛智教育”。這一思想為后來的自然主義教育開辟了道路。
(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論證了一系列教學原則。
(5)首次提出了“學年制”的思想,尤其是從理論上論證了“班級授課制”這一學校最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使人類的學校教育更加趨向正規化。
4.學習教育學的意義大致有兩點:第一,通過教育學的學習,可以使我們了解教育的規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點,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的知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提高工作的自覺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第二,我國教育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著重研究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教育,批判地繼承教育學遺產,吸取當代外國的有益的教育經驗,闡明教育的普遍規律和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特殊規律及其原則、內容、方法,用以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的教育實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六、論述題
1.(1)教育的終身化。終身教育的本質在于,現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來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運動,這一運動對發展中國家有特別重要的意義;(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體表現為培養目標、辦學形式、管理模式、教學內容、評價標準的元;
(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它是指現代科學技術在教育上的運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化。
2.(1)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著作。在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張建立適應學生年齡特征的學校教育制度,論證了班級授課制度,規定了廣泛的教學內容,提出了教學的便利性、徹底性、簡明性與迅捷性的原則,高度地評價了教師的職業,強調了教師的作用。這些主張,在反對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學方面,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2)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是一本自成體系的教育學著作,它標志著教育學已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該書分為:緒論、教育的一般目的、興趣之多方面(教學)、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個部分。他從迎合德國反動貴族階級利益的倫理學出發,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他以心理學為基礎,規定了教學步驟:明了、聯合、系統、方法;他強調了教學的教育作用。
(3)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從實用主義出發,反對傳統的教育以學科教材為中心和脫離實際生活;主張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社會”和“在做中學”。他的這種學說是以“經驗”為基礎,以行動為中心,帶有狹隘的色彩經驗主義。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