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論述題;材料分析題;活動設計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簡答題 |
第 4 頁:答案:論述題;材料分析題;活動設計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略。
2.A【解析】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3.C【解析】1歲半的兒童只能集中注意5~8分鐘。
4.B【解析】模仿是幼兒最初學習語言的方式。
5.A【解析】新生兒期已經具備感知和相對成熟程度的神經系統。
6.A【解析】兒童入所(園)前體格檢查和兒童入所(園)前家庭訪視一般在特約醫療單位進行,通過檢查可了解兒童生長發育及健康狀況,以鑒定兒童是否適合過集體生活,并預防將傳染病帶入托幼機構。家庭訪視是為了預先了解兒童的健康情況、生活習慣、個性等,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個體化保健。通過與兒童接觸,可以使兒童與老師熟悉,入園后盡快融入集體。
7.C【解析】教師可以利用各季節收集的材料開展語言活動。語言活動的材料來源豐富,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收集:(1)從生活中收集材料;(2)從大自然中收集材料;(3)從兒童文學、動漫作品中去尋找材料。
8.A【解析】形成性評價也叫“過程評價”,它是在課程系統運行、發展過程中收集課程各個要素的相關材料,加以科學分析判斷,以此調整和改進課程方案,使正在運行中的課程更為完善的一種評價方式。
9.D【解析】略。
10.C【解析】表現性評價既可以評價學生展現某種技能的水平,也可以直接評價學生創造的成果。表現性評價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任務,面對任務或問題時,學生必須自己創造出問題解決方法(答案)或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
(2)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
(3)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傳遞經驗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目標的社會活動。
2.【答案要點】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間的母子接觸。
(2)盡量避免父母親與孩子的長期分離。
(3)父母對孩子發出的信號要做出及時、恰當的反應,并與孩子之間要保持經常的身體接觸。
3.【答案要點】
(1)身體發展與心理發展的平衡。
(2)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平衡。
(3)各種感官發展的平衡。
(4)知識的平衡與系統。
4.【答案要點】
(1)宏觀評價、中觀評價、微觀評價。
(2)絕對評價、相對評價、自身差異評價。
(3)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
(4)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