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答案 |
1.答:年齡特征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兒童心理年齡特征是指在兒童發展的各個年齡階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征。年齡特征是在一定社會、教育條件下生理、心理、社會整合機制的結果,兒童發展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在每一個階段中既留有上一階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階段的新質。
(2)一定條件下,兒童年齡特征既相對穩定,同時又可以隨社會生活和教育條件而改 變,年齡特征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
(3)兒童發展由于存在個體差異,使其在年齡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2.答:影響兒童動作發展的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個系統協調作用的結果。個體自身的發展狀況、個體所處環境以及所面臨的任務要求等都會對兒童個體的動作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1)影響動作發展的生物學因素,包括基因的因素、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度、感官經驗的統合。
(2)影響動作發展的非生物學因素,如個體成長的物質生活環境、特定的養育觀念和方式等,不僅會對兒童動作的發展速度產生直接影響,也會影響其特定動作的發展水平以及動作發展的順序和傾向。
3.答:(1)刺激嬰兒全身皮膚感官與興奮中樞感受點,刺激神經細胞的形成及其聯系,逐漸促進小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智能的成熟。
(2)促進嬰兒血液循環,促進運動技能的發展。
(3)有助于嬰兒產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動覺醒周期,為成年后形成獨立個性做準備。
(4)促進消化,增加體重。
4.答:兒童記憶策略發展的研究主要針對三種基本策略開展:復述、組織、精細加工。
(1)復述:學前兒童就已經開始使用復述了。
(2)組織:如果在記憶一些內容時,能將信息結合成為更大的單元,這就是組織策略的使用。
(3)精細加工:對于不容易進行分類的信息,個體確認或建構記憶項目之間某種意義上的聯系,這就是精細加工策略。
5.答:(1)學前兒童想象發展的基本特點:
a.學前,兒童有意想象逐漸得到發展,但主要還是無意想象;
b.學前兒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創造想象;
c.想象完全脫離現實到合乎客觀邏輯。
(2)入學后兒童想象發展的基本特點:主要表現在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加,創造性的內容逐步增加,想象的獨特性也日見端倪,想象更符合現實邏輯。
6.答:現代學者們認為依戀是人與人之間的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結。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依戀關系是依戀雙方情感交融的關系,但有一方表現出更為依賴;
(2)依戀者尋求與依戀對象的身體親近和目光追隨;
(3)依戀關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依戀還具有傳遞性和穩定性。
7.答:
(1)文化;
(2)父母教養方式;
(3)同伴關系;
(4)兒童自身原因。
8.答:師幼關系指的是在托兒所、幼兒園或其他早期教養機構中形成的師生關系。師幼關系除了有雙向性、雙重性、差異性等一般表現之外,還有以下特點:
(1)游戲性;
(2)穩定性和親密性;
(3)內隱的長久性和外顯的單向性。
六、論述題(每題9分,共18分)
1.答:兒童注意力的培養是潛移默化與練習培訓結合的過程,在培養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刺激豐富化原則。在教學實踐中,盡量使刺激組合成為一個整體,避免刺激孤立,利用聯覺培養有效的刺激反應。刺激物適度豐富、鮮明。
(2)注意訓練與注意發展匹配原則。在教學實踐中,注意的訓練要與注意發展相匹配,如與嬰兒、低齡幼兒談話時語速要緩慢,聲音要柔和等。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同,不能操之過急,要因齡施教。
(3)形式立體化原則。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力的培養訓練并不是單純的某種操作或幾次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須是一個全方位的培養模式。兒童在游戲、做作業、吃飯的時候都可以進行。
(4)空間滲透式原則。在教學實踐中,兒童注意力的培養要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嬰幼兒時期,當兒童在專心玩弄手中玩具的時候,父母應給予安靜的空間直至兒童自行停止游戲。
2.答:親子關系是伴隨兒童的出生,甚至是在兒童的孕育過程中自然出現的,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是與安全的依戀關系形成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父母親的內在工作模式情況。內在工作模式是一種重建記憶,是影響主要照料者(主要是母親)與孩子建立起來良好親子關系的主要原因,每個父母都希望與孩子有一個很好的親子關系,但結果總是千差萬別的。
(2)父母親的撫養品質。為什么同在穩定的家庭中,同由父母等照料撫養的孩子,卻出現不同的依戀類型,表現出不同的親子關系?大量的研究認為,照料者的撫養品質,如敏感性、接受性等也直接影響著兒童的安全依戀和親子關系。如研究發現,高敏感性的母親能使1歲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
(3)父母親的缺失、穩定情況。很多學者對孤兒院等機構的兒童進行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在早期表現出哭泣、對周圍環境退縮等更多的不良行為,在成長后期也同樣受到影響,表現出更多的情緒和社會交往問題。
(4)兒童情況。兒童的氣質、智力、生理特征、出生順序等會直接影響依戀關系、親子關系。
(5)家庭一般情況。研究表明,失業、經濟困難、婚姻失敗都會影響父母對子女照料的質量,父母之間經常爭吵、挑剔,會使孩子體驗的多是消極情緒,從而破壞依戀的安全性。
(6)文化性因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同種文化背景下依戀類型存在一定的穩定性。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依戀類型的具體表現比例有所變化。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