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答案 |
1.答:(1)幼兒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形式,體現了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系統性和規范性。因此真正意義的幼兒園必須能夠體現專業性和系統性。
(2)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是“幼兒園之父”,原因就在于他所創立的幼兒園具有一整套幼兒教育理論和相應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
(3)福祿培爾創立的幼兒園中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幼兒通過“恩物”來學習,這不僅尊重了幼兒教育的規律,而且對幼兒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答:(1)幼兒體育是指幼兒園進行的、遵循幼兒身體生長發育規律,運用科學的方法以增強幼兒的體質,保證幼兒健康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動。
(2)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協調發展。
(3)增強幼兒體質。
(4)增強幼兒健康。
(5)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6)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3.答:(1)建構類游戲(玩積木)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游戲,通過玩積木,幼兒可以獲得愉快的身心體驗,促進其精細動作的發展,有利于幼兒的健康。
(2)玩積木時幼兒常用積木搭建生活中的建筑物,比如道路、小區樓盤、地鐵站、醫院、國家大劇院等,這對促進幼兒對社會生活的認識也有很大的幫助。
(3)搭建各種建筑物的過程中,體現著幼兒的主動創造,幼兒對建筑物形狀、大小、結構、美觀程度都有自己的把握,因此既可以提高幼兒的創造性,也有利于幼兒的審美發展。
(4)玩積木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搭建活動,可以獲得關于積木形狀、顏色、大小等的認識,促進幼兒數學認知的發展。
(5)玩積木過程中,會伴隨著“壘高”、“穩定”、“斜面”等結構性知識,可以幫助幼兒認識有關結構的穩定性,不同形狀物品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幼兒感知科學現象。
六、論述分析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答:(1)德、智、體、美諸方面統一于幼兒個體的身心結構之中,任何一方面的發展都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互制約、不可分割。
(2)體育可以促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發展。例如,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思考解決遇到的難題的方法,思考玩具材料的玩法,這就是智育。體育活動中幼兒需要遵守游戲規則,學會同伴合作和公平競爭,這就是德育。一些體育活動比如舞蹈和體操表演,同樣也在促進幼兒審美表現力的發展。
(3)智育可以促進體育、德育和美育的發展。例如,幼兒記憶力、觀察力的發展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學會體育動作;幫助幼兒理解社會規則;在藝術表現中同樣體現出了智育的作用,幼兒如果對形狀、顏色、規律等有較好的認知就可以更好地完成粘貼、畫花邊等美育領域的任務。
(4)德育可以促進體育、智育和美育的發展。例如,如果幼兒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他在體育活動中就更容易完成任務,而不至于與其他幼兒發生糾紛;良好地行為習慣有助于提高幼兒學習的效率,促進其認知的發展;對社會當中助人、合作等美好現象的認識,本身就是對美的感受的認知。
(5)美育可以促進體育、德育和德育的發展。例如,對美的感知有利于幼兒獲得愉快的身心體驗,有利于幼兒的身體發育和健康發展;同樣,美的環境和氛圍也有利于幼兒進行認知學習;另外一些優美的故事、兒歌、戲劇和舞蹈,本身就包含了對某種良好道德品質宣傳,因此有利于幼兒道德品質的發展。
2.答: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總則里提出: “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組織與實施中,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又指出: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園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從家庭環境進入迥然不同的集體環境的新入園幼兒來說,家園合作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1)家園合作有利于家長資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長發展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特有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與經濟關系,使這種教育具有感染性、長期性和針對性,教育內容復雜豐富且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同時,幼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可謂是人才濟濟,是幼兒園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讓家長用各自的專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可以使他們更深層次地了解幼兒園、了解幼兒教育。
(2)家園配合一致有利于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的發展。教師、家長均是孩子的教育者,是對幼兒實施促進發展教育的主體。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家長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幼兒教育的任務。”幼兒園要發揮主導作用,要充分重視并主動做好家園銜接工作,使幼兒園與家長在教育思想、原則、方法等方面取得統一認識,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園雙方配合一致,促進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目前,家園合作還存在一些誤區。一是認為教師是專業教育工作者,而家長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長認為自己忙,沒有時間參與幼兒園教育工作;三是教師只在知識上要求家長配合,家長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寫字、做算術題、背英語單詞;四是認為家長與老師“各司其職”,在家歸家長管,在幼兒園歸老師管。這造成了教師與家長的教育觀念、方法的脫節,直接影響到幼兒園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兩位教師的觀點正是否認了幼兒園與家庭的緊密伙伴關系,否定了幼兒教師、家長均為幼兒的教育主體,其觀點是片面的、錯誤的。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