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預測試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 |
11.一個較長的學習內容,首尾部分記憶效果好,中間部分遺忘較多,這是受下列哪種因素的干擾?( )
A.消退抑制和于擾抑制
B.倒攝抑制和干擾抑制
C.前攝抑制和消退抑制
D.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12.為了測量遺忘,艾賓浩斯設計了( )。
A.回憶法
B.再認法
C.重構法
D.節省法
13.學生學完英語單詞后,教師要求他們課后立即背誦,第二天進行檢查。這里所運用的復習規律是( )。
A.多感官參與
B.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C.復習方式的多樣化
D.及時復習
14.心理輔導的基本目標是( )。
A.開發潛能
B.尋求發展
C.個案輔導
D.學會調適
15.按照布盧姆等人的認知教育目標分類,代表著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目標是()
A.綜合
B.運用
C.評價
D.領會
二、辨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針
2中小學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是團隊活動和集體活動。
3.知識獲得的首要環節是知識直觀。
4處罰法能消除不良行為,強化法能培養出新的適用行為。因此兩者結合使用會更有效。
5按照加涅的學習分類觀,蘇蘇從紅、黃、紫、青、綠中辨別出紅色;從圓錐、圓柱、梯形、四邊形中辨別出了圓柱體,這屬于認知策略的學習。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2.搞創造性者具有哪些個性特征?
3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4簡述政治對教學的制約作用。
5簡述德語過程的規律。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那年學校安排我擔任高一年級某班的班主任。組建班委會是我感到既敏感又頭疼的一件大事,因為既要選舉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學生,又要適當照顧那些性格內向、自卑、需要鍛煉的學生。在觀察中我發現,有個女學生很特別:性格孤僻,不敢與人正視,總是一個人發呆。通過和家長的溝通我了解到,該生在初中時活潑、開朗,曾經擔任過班上的宣傳委員,學習名列前茅,尤其擅長作文。但在一次學校組織的班級黑板報評比中,她負責的黑板報名落孫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嚴厲批評,這種打擊直接影響到她的學習。在隨后的考試中,由于成績不理想,班主任又舊話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為由撤掉了她宣傳委員的職務。這使她受到了極大的心理刺激,學習成績每況愈下,并經常自責,整天生活在憂郁和自卑的陰影中無法自拔。 在安排班委的過程中,盡管我苦口婆心地動員、鼓勵,但她執意拒絕擔任宣傳委員。為此,我有意將宣傳委員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暫時沒有發現合適人選,待學期結束后根據同學們的成績和表現進行公開選舉,希望大家抓住這個機會。”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給她創造機會:把她的演講稿、學習心得等多次在班上進行展示,并在學校廣播站廣播。她所拍攝的有關宣傳環保的圖片被報社采用,作文也獲得了學校的“新蕾獎”。我發現她漸漸變得開朗起來,愿意主動和同學交流了,也能聽到她天真、爽朗的笑聲了,不知不覺中她逐漸恢復了久違的自。第二個學期初,在全體同學的掌聲中她“站”到了宣傳委員的位置上。兩年后她以優異成績考取了重點大學。
問題:
結合材料分析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含義及其基本要求。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甲同學活潑好動、能說會道、反應靈活、愛好交際,上課時愛搞小動作、不注意聽講。乙同學安靜穩重、沉默寡言、喜歡沉思、情緒不易外露、自制力強、不好交際,上課時不愛發言,學習不主動。
問題:
乙同學分別是什么氣質類型?面對二者的不同表現,作為教師,如何使他們揚長避短?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