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31、 “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于______代;______在《五經正義》里使用過“課程”。
32、目標管理是美國管理學家______提出的,是一種以______為中心的管理。
33、人的身心發展特殊性的表現之一是人的身心發展具有______。
34、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_____。
35、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_____和總的_____,是各級各類學校工作遵循的總方針。
36、班級目標管理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然后轉化為______和______,形成目標體系,推動班級管理的管理方式。
37、備課內容包括_____、了解學生和_____。
38、 ______一是教育的理想,進行______教育是教育的本質和真諦。
39、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______。
40、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方為了更好地布道,設立了眾多的______學校,主要用于普通貧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適當講授一些______知識。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每小題1分,共10分)
41、德育的過程具有多端性。 ( )
42、班級管理應該以學生為核心,建立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 ( )
43、信息技術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 ( )
44、教學方法是教師上課的方法,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 ( )
45、課程論側重于研究“怎么教”的問題。 ( )
46、教學就是智育。 ( )
47、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長期性和反復性,所以,對學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過急。( )
48、 “師道尊嚴”是師生關系在今天的新課程改革中受到了責難,新課改認為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交往對話的平等關系。( )
49、 20世紀以后,義務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 )
50、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