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1、南京市二十四中的班主任史箐老師,承諾在帶班的三年期間,滿足每個同學的一個愿望
(只要是合理的)。有個同學的愿望是在植樹節這一天親自植一棵樹。植樹節這一天,史老師幫助這個同學實現了愿望,而且使全班同學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1)選擇一個紀念日,設計一個有特色的班級活動方案。
(2)運用相關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22、印度發現的狼孩卡馬拉,由于從小離開人類社會,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雖然后來回到人類社會并經過教育與訓練,但到l7歲時,她僅知道一些簡單的數字概念,學會50個詞匯,能講簡單的話。
請分析:為什么卡馬拉在回到人類社會的九年里教育訓練效果會這么差?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
23、材料一:
材料二:
落花生
我們家的后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后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嗎?”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請在上述材料中任選其一,就課堂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譬如課堂導入、講授新知等)進行教學設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