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按照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的觀點,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思維和問題解決過程的內部組織起來的能力稱為( )。
A.認知策略
B.言語信息
C.動作技能
D.智力技能
2.個別小學生出現打架、偷竊和撒謊等行為屬于( )。
A.情緒沖動
B.性格障礙
C.情緒適應困難
D.行為障礙
3.由于處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而發生的遷移稱為( )。
A.水平遷移
B.順向遷移
C.逆向遷移
D.垂直遷移
4.奧蘇伯爾提出的三個主要影響遷移的認知結構變量是( )。
A.結構性、可操作性和畝辨別性
B.穩定性、可利用性和結構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結構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別性和穩定性
5.在問題解決的策略中,系列搜索策略也稱( )。
A.啟發式
B.搜索式
C.算法式
D.排列式
6.在學生品德心理結構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7.如果個體對成功或失敗作任務難度歸因,那么從歸因因素角度講,這種歸因屬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穩定歸因
B.外部、可控和穩定歸因
C.外部、不可控和穩定歸因
D.外部、可控和不穩定歸因
8.柯爾伯格認為,兒童道德判斷的前習俗水平包括的兩個階段是(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權威定向水平
B.權威和維護社會秩序定向水平;原則定向水平
C.原則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懲罰和服從定向;利己主義定向
9.態度的認知成分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 )。
A.知識經驗
B.觀念和信念
C.道德認識
D.道德觀
10.讀文章標題,去猜測文中具體內容屬于( )。
A.頭腦風暴訓練
B.自我設計訓練
C.推測與假設訓練
D.發散思維訓練
11.根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知識學習可以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 )。
A.公式學習
B.命題學習
C.原理學習
D.推理學習
12.在技能形成過程中,練習中期出現進步的暫時停頓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 )。
A.抑制現象
B.挫折現象
C.高原現象
D.低谷現象
13.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具有( )。
A.積極作用
B.消極作用
C.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D.沒有作用
14.桑代克認為動物的學習是由于在反復的嘗試一錯誤過程中,形成了穩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興趣
D.刺激—反應聯結
15.去過幾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畫出具體的路線圖來,認知發展到哪一階段的兒童能做到這種程度?(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6.以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對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進鑒定、分類與診斷的過程稱為( )。
A.心理治療
B.心理評估
C.心理咨詢
D.心理衛生
17.在教師的人格中有兩種重要特征對教學有顯著影響:一是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二是( )。
A.說到做到
B.敬業精神
C.熱心和同情心
D.重義氣講交情
18.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稱為( )。
A.演示法
B.練習法
C.實驗法
D.研討法
19.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觀察法
B.實驗室實驗法
C.兩難故事法
D.對偶故事法
20.各科教學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 )。
A.講解法
B.練習
C.演示法
D.課堂問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