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至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代碼填入題干的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3分,共15分)
1.小學在勞動技術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
A.熟練掌握勞動技術
B.初步學會生活自理
C.會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
D.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2.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 )。
A.以教師為中心
B.以兒童為中心
C.在人格上,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
D.在社會道德上,師生關系是相互促進的
E.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系
3.我國小學德育的構成有( )。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情感教育
4.以下關于課外活動的論述,正確的是( )。
A.課外活動是學生自愿選擇的、自愿參加的
B.課外活動也能在校內進行
C.選修課是學生自己選擇的,屬于課外活動
D.課外活動是近代學校才出現的教育活動
E.課外活動可以擴大學生的活動領域
5.班級常規管理建立的檢查監督系統所采取的檢查監督方式有( )。
A.自檢
B.互檢
C.班干部檢查
D.班集體檢查
E.班主任抽檢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叫鍛煉法。( )
2.目標管理是一種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的管理模式。( )
3.測驗的效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
4.循序漸進原則就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去進行。( )
5.學習是由反復經驗引起的,但學習引起的行為和行為潛能的變化是暫時的。( )
6.學習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該過程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大要素。( )
7.心理健康有高低層次之分。( )
8.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教師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 )
9.從根本上來說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標準,就是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一。( )
10.我國的教育法規必須經全國人大通過才有效。( )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2分)
1.學校課程
2.社會活動
3.學生申訴制度
五、簡答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小學階段課程的性質是什么?
2.簡述課外活動的意義。
3.請你談談非指導教學法的運用特點。
4.良好測驗的標準有哪些?
六、案例分析(15分)
某校學生甲和乙因貪玩上網,上學遲到了半個多小時。班主任王老師非常生氣,對他們進行了嚴厲批評并責令他們寫檢查,不準進教室上課。兩個學生趁王老師不注意跑到學校附近的小河洗澡,結果學生甲溺水而死。
請問:王老師應負什么法律責任?說明理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