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應做到( )。
A.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目的
B.建立班級管理制度
C.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
D.加強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
E.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
42、小班教學體現教育公平,保證教學質量,在實施中應注意( )。
A.教師包班而不分科任教
B.因材施教
C.學生機會均等
D.責任明確
E.分層管理
43、課程目標的確定依據主要有( )。
A.對學生的研究
B.對社會的研究
C.對教師的研究
D.對學校的研究
E.對學科的研究
44、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的產生與興起,從歷史背景看,主要與( )有關。
A.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B.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及其思想
C.近代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發展
D.近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想
E.國家主義思潮
45、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為( )。
A.教學目標
B.教學計劃
C.教學大綱
D.教科書
E.教學方法
46、 20世紀以后教育改革和發展呈現出的特點有( )。
A.教育終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E.教育階段化
47、德育過程的構成要素主要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內容
D.德育原則
E.德育方法
48、個體主觀能動性由不同層次的內容構成,包括( )。
A.生理活動
B.精神活動
C.心理活動
D.社會實踐活動
E.思維活動
49、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因素有( )。
A.遺傳素質
B.環境
C.學校教育
D.社會活動
E.生產勞動
50、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包括了古代與近代的( )。
A.前學校
B.前社會教育機構
C.學校
D.社會教育機構
E.高等學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