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非選擇題 |
第 4 頁:選擇題答案 |
第 5 頁:非選擇題答案 |
1.結果期待; 2.意識性; 3.艾賓浩斯;4.功能分析,結構分析; 5.主講者,聽者; 6.個性;7.觀察,模仿;8.雅各布松;9.弗洛伊德;10.輕信成人,自我獨立。
四、判斷題
1.√ 【解析】題干是皮亞杰對處于他律道德階段兒童道德判斷表現的描述。
2.× 【解析】心理健康不是無失敗、無沖突、無痛苦,而是能在這些情況下作有效的自我調整,且能保持良好工作效率。
3.× 【解析】邏輯性問題應引導學生運用_已有知識通過思維推理去獲得,,因此,對此類問題應給予間接指導。
4.√【解析】班級規模過大阻礙了課堂教學的個別化,有可能導致課堂出現較多的紀律問題,因此,教師的態度、學生的態度和課堂處理的得分就越低。
5.× 【解析】題干是客觀題的特點。
6.× 【解析】題于闡述的是新教師的特征。
7.×【解析】教師自己的觀點只能作為一個范例,而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8.×【解析】只有在清楚地認識到整個情境中各種成分之問的關系時,頓悟才會出現。
9.×【解析】教育心理學既是一門理論性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具有實踐性的應用學科;既重視理論研究,也重視應用開發研究。
10.×【解析】l2~18歲,正是中學階段,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
五、名詞解釋
1.任務分析:是指將教學目標逐級細化分成彼此相聯的各種子目標的過程。
2.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3.垂直遷移:指處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4.言語直觀:是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語音、字形)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
5.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
六、簡答題
1.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操作整合階段的動作特點有:
(1)動作品質。動作可以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精確性和靈活性,但當外界條件發生變化時,動作的這些特點都有所降低。
(2)動作結構。動作的各個成分趨于分化、精確,整體動作趨于協調、連貫,各動作成分間的相互干擾減少,多余動作也有所減少。
(3)動作控制。視覺控制不起主導作用,逐漸讓位于動覺控制。肌肉運動感覺變得較清晰、準確,并成為動作執行的主要調節器。
(4)動作效能。疲勞感、緊張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減少,但沒有完全消除。
2.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合理安排時間就是“預算”生命,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有效地管理時間將會促進學習。
(1)統籌安排學習時間;
(2)高效利用最佳時間;
(3)靈活利用零碎時間。
3.(1)問題的特征,如問題的類型、呈現方式等;
(2)已有知識經驗的作用;
(3)心理定勢與功能固著的影響。
4.在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品德迅速發展,處于倫理形成時期。
(1)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
(2)自我意識增強;
(3)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
(4)品德結構更為完善。
七、論述題
【答案要點】
代幣是一種象征性強化物,如籌碼、小紅星、蓋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幣等都可作為代幣。代幣獎勵法的實施步驟:第一,確定所要矯治的目標行為;第二,確定實質性強化措施的性質,如代幣的用途等;第三,讓求診者相信代幣的作用;第四,規定完成各項特定行為時給予代幣的量,實際強化物的價值以及如發生不良行為是否要扣回代幣等。
八、案例分析題
【答案要點】
這段話指出了當前中國教育的弊端。當前中國教育趨向于分數教育(即應試教育),都是以分數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學生已經變成讀書機器,而失去了本身擁有的天賦,沒有自我了。實施全面發展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發展教育南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等部分組成。為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中國教育已經開始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力求解放人的自我。
相關推薦: